宝能跨界造车 以坚持自主研发稳中求进 业务板块已遍布全国
作者头像
  • 阿朱说
  • 2021-04-28 17:37:48 3

当今社会,“跨界”越来越流行:越来越多的企业涉足不同的领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在现代经济环境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新兴消费群体快速崛起,企业要在瞬息万变的社会中立足,必须降低“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风险。汽车行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例如宝能汽车。自2017年成立以来,短短几年内,宝能观致汽车已经焕发生机,步入正轨,高端新能源品牌也即将问世,不断刷新国内汽车制造业的多元格局。

一个企业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取决于其核心能力要素的拓展,即边界的拓展。当企业在多个维度打造竞争力时,这些维度的结合往往会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甚至可能产生指数级的效果。

此外,跨界还具有突破性创新的意义。长时间在一个领域内行动,容易陷入思维定势,难以突破。而跨界者通常思想开放,愿意接受新事物和新思维。因此,一旦跨界进入另一个领域,并引入新技术,实现突破性创新的可能性更大。

宝能汽车就是这样一个例子。跨界需要高超的技术,技术高低决定了跨界是否成功。众所周知,造车不仅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还是一项技术密集型工程。高昂的研发成本和高端人才的需求已经劝退了许多潜在的入局者。

然而,宝能却在几年内投入了数千亿元的资金,全面布局研发、销售、汽车出行、汽车软件、动力电池等全产业链,成立了相关公司,并大力招募优秀人才。宝能汽车始终坚持自主研发,例如在动力电池方面,宝能并没有选择直接采购特斯拉等供应商的电池,而是自主成立了“聚创新能源”公司,组建国际化团队,自主研发全新电池技术。这一策略取得了显著成效。

据统计,截至2020年8月31日,聚创新能源已申请专利416件,其中8月份申请了47件,单月排名位于动力电池行业第六位;累计获得授权专利超过80项,平均授权周期仅为10个月,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28个月。自主研发的LBP软包电池技术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宝能汽车之所以选择自主研发的道路,是因为公司非常重视核心技术研发力。只有突破关键技术,依靠自主研发才能稳固根基,真正代表中国制造业的实力。

宝能汽车的“直营模式”也值得一提。宝能在收购观致汽车时曾遇到不少经销商维权事件,此后便转向了直营模式。相比传统的经销商模式,直营模式的优势明显。首先,直营模式有全国统一的价格体系,消费者无需比较多家价格,且能享受统一的高品质服务。其次,作为汽车制造商,宝能可以直接与消费者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从而优化销售和服务政策,提供更加贴心的服务。

目前,宝能汽车的千家直营店计划已基本实现,覆盖全国80%的县级市。庞大的直营店网络将为宝能及观致车主带来更加安心和放心的购车体验。

宝能的多元化使其具备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相较于其他企业,宝能在跨界方面更具底气和实力。宝能官网显示,宝能已成为涵盖高端制造、国际物流、综合开发、民生服务四大核心业务板块的大型现代化企业集团,业务遍及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300多个城市。

正是由于这种多元化的布局,使得宝能旗下的多个业务板块能够迅速联动,推动各项业务顺利推进。宝能的多元化并非无序扩展,例如在造车领域,宝能战略投资的三大上市公司都是汽车产业链的一部分——韶能股份生产汽车变速器零部件及总成,中炬高新专业生产汽车精密锻件,南玻集团则专注于汽车玻璃业务。这一切都显示出宝能在跨界方面的深思熟虑。

将跨界视为成功的捷径是不可取的,真正的跨界意味着整合、融合、延续和提升。它需要整合现有资源和能量,并将其应用到更广阔的平台上,放大其价值,而不是孤立地处理。看似跨界,实际上是一种赋能的延续。尽管宝能系的战略跨界还需要时间检验,但其跨界业务无疑具有代表性。未来,宝能将继续坚持多元化布局,并坚持自主研发,在跨界道路上稳步前行。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阿朱说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稳中求进自主研发遍布板块坚持业务全国宝能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