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河套地区的现代化农业正在快速发展。最近,一种依靠北斗导航系统的无人驾驶播种机被引入到古代农牧业科技示范园种植基地,用于玉米种植,显著提升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精度。
这些无人驾驶播种机可以实现精准播种,确保每千米的播种偏差不超过2厘米,避免了重复播种或遗漏的现象。这样不仅节省了种子,还能保证播种的质量和数量,每天能完成超过100亩的土地播种任务。
种植基地的负责人王文琦表示,无人驾驶播种方式具有很高的精确度,能够有效解决过去播种不直、行距不均匀的问题,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播种深度一致,确保种子同时发芽,提高了保苗率,为秋季丰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据了解,无人驾驶播种机是由当地一家龙头企业——内蒙古禾兴农牧业有限责任公司引进的。这些机器在播种前只需要设定好线路和地块数据,就可以自动进行直线作业。高级农艺师杨永胜指出,全旗已经引进了十多台这样的设备,大大提升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与传统的播种方式相比,无人驾驶播种方式可以使每亩耕地的出苗率和土地利用率各提高10%。据禾兴农牧业有限责任公司的总经理白恩泽介绍,为每台播种机配备北斗导航系统大约需要2到3万元,但能够实现至少15%的增产效果。
乌拉特前旗农牧和科技局副局长刘俊提到,作为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乌拉特前旗正通过龙头企业和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以及专业的技术服务团队,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目前,无人驾驶播种技术已经在多个乡镇推广使用,覆盖耕地面积达5万亩左右。
河套地区位于北纬40度的农作物黄金种植带上,拥有超过1100万亩的耕地资源,被誉为“塞外粮仓”和“草原上的菜篮子”。随着北斗导航和物联网等现代科技的应用,该地区的农业生产正朝着更加机械化、智能化和产业化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