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最近启动了无人驾驶网约车的试运营,引发了广泛热议。不少网约车司机担心这会威胁到他们的生计,但实际上情况如何呢?
受疫情影响,许多行业的就业形势都不容乐观。很多人刚刚转行成为网约车司机,如果无人驾驶网约车普及,将会有更多人面临失业风险。对此,滴滴CEO表示,无人驾驶并不会完全取代人类司机,而是作为补充。然而,这样的说法似乎并未彻底消除人们的疑虑。一些人认为,自动驾驶技术可能会导致大量人员失业,除非能找到其他就业机会,否则大规模推广无人驾驶网约车并不合适。另一些人则担心,一旦技术成熟,网约车公司可能为了自身利益而大幅削减司机岗位,导致大规模失业。目前的关键问题在于,尽管无人驾驶网约车已经开始上路测试,但距离全面商用还有多远?
6月17日,百度和湖携手发布了新一代共享无人车Apollo Moon。这款低成本的自动驾驶网约车售价仅为48万元,标志着共享无人车迈向大规模商业化的关键一步。在广州疫情期间,无人驾驶车辆也被用于物资配送,实现了真正的无接触服务。Apollo Moon属于L4级自动驾驶车辆,L4级意味着车辆可以在特定条件下实现全自动驾驶,但并非所有情况下都能自主操作,L5级则代表全场景自动驾驶,目前全球尚未完全实现。L4级自动驾驶技术已逐渐进入商业化阶段,尽管成本较高,但Apollo Moon的价格仅为市场同类产品的三分之一,甚至与现有的L2级辅助驾驶车型相当。这一价格优势使得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如果实现量产,可能会对传统网约车行业产生重大影响。
假设传统网约车每月成本约为2万元,五年下来总成本约为120万元,其中包括15至20万元的购车费用和司机每月1万元的工资。五年内,传统网约车的总利润约为40万元。相比之下,无人驾驶网约车虽然初期投资较高(约48万元),但由于无需支付司机工资,五年后的总利润可达70万元左右,比传统网约车高出约30万元。即使无人驾驶网约车收费稍低,其盈利能力依然更强。
如果Apollo Moon能够成功量产,未来的出行方式或将迎来新一轮变革。预计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和重庆等大城市将在不久后率先开展无人驾驶网约车服务,到2023年,这项服务有望覆盖全国30个城市。据说,Apollo Moon支持自动身份验证和远程控制功能,用户体验将更加便捷舒适。未来,如果在街头看到这种无人驾驶车辆,不妨亲身体验一番,并与大家分享你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