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首批智能网联客运巴士已获得道路测试资格,正式投入运营。
3月底,北京市自动驾驶管理部门发布了首个智能网联客运巴士管理细则,填补了智能公共出行领域的空白。“五一”假期之后,这些智能网联客运巴士首先在亦庄开始了道路测试。
尽管经开区的道路交通繁忙,行人和车辆络绎不绝,但智能网联客运巴士依然能够平稳行驶。它们能够在遇到红灯时平稳停车,在弯道处减速转弯,并在预定站点停靠。车内,安全员双手放在膝盖上,没有进行任何操作。
参与测试的百度Apollo团队负责人表示:“我们推出的Robobus是全球首款L4级量产智能网联客运巴士,采用了百度在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及自主研发的无人驾驶技术。”
这些“无人驾驶公交车”体积不大,载客量有限,属于小型巴士。虽然不再需要驾驶员,但仍需配备一名安全员保障行车安全,同时还需有一名车内管理员负责车内秩序管理。
目前,百度和轻舟智航已获准在经开区60平方公里范围内进行智能网联客运巴士的道路测试。据记者了解,申请主体必须先通过空载测试和模拟载荷测试,才能进入示范应用阶段;在示范应用阶段,则需要通过招募测试志愿者的方式进行载人测试,北京市自动驾驶管理部门将对测试志愿者的招募标准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才能开展载人示范应用。
据了解,下一阶段,北京市自动驾驶管理部门将根据道路测试的情况,联合北京市公交集团,综合考虑公共交通线路布局、线路长度、站点密度和出行需求等因素,探索增设城市公共交通的补充线路,预计覆盖经开区内主要商业区、产业园区以及郊野公园等地点,丰富现有的出行方式,为市民提供更具科技感和未来感的出行体验。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相关负责人表示,2022年是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扩大区域和提升水平的一年,今年将继续推进示范区建设,按照3.0规划目标加快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