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国际劳动节刚过去不久,笔者不禁思考,在某些领域,我们或许可以减少甚至摆脱劳动。例如,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使“解放双手”这一梦想正逐步变为现实。
近日,面对疫情的挑战,相关部门发布了无人化载人示范应用的通知书,这标志着无人驾驶技术开始解禁。百度成为了首批获准的企业之一,其旗下“萝卜快跑”将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60平方公里范围内,开展无人化自动驾驶载人示范应用,初期投入10辆车,后续会根据情况增加。截至2021年第四季度,“萝卜快跑”的载人订单量已达到21.3万单。
百度创始人李彦宏也在朋友圈分享了这一进展,他强调了无人驾驶的安全性,这是除了技术成熟度之外,阻碍无人驾驶发展的最大障碍。
与此同时,广州也开始提供自动驾驶载客测试,使用的巴士达到了L4级别的高度自动驾驶。政策的利好和技术的进步,使得资本市场上无人驾驶板块在节前最后三天上涨了约8%,许多股民选择继续持有股票。
从历史角度看,自动驾驶经历了从繁荣到低谷的过程。2009年,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通过竞赛激发了自动驾驶领域的创新潜力。谷歌、Uber和特斯拉等企业纷纷加入,推动了行业发展。然而,安全问题频发导致了行业的低潮。近年来,随着政策的支持和技术的进步,自动驾驶行业再次迎来曙光。
在自动驾驶产业链中,上游主要包括感知层、执行层、判断层和网联层。其中,感知层中的激光雷达因其高分辨率和稳定性,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激光雷达的成本问题也因国内企业的加入而得到了缓解,预计未来激光雷达市场将快速增长。
自动驾驶的普及不仅会改变出行方式,还将对车机生态系统产生深远影响。例如,自动驾驶可能成为娱乐消费的重要推动力,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总而言之,自动驾驶的发展前景广阔,值得投资者关注。当然,投资需谨慎,市场风险不可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