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5G网络愿景初现时,其便致力于面向垂直行业应用的探索与拓展,“5G改变社会”的理念蕴含着电信运营商借力5G深入行业市场的雄心。5G专网作为进入这一市场的关键工具,不仅促进了与传统OT网络的融合,也为电信运营商提供了向垂直行业提供云计算、物联网、智能化应用的机会,从而在公众流量红利之外开辟了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增长新路径。
面对全球变局带来的经济增长不确定性与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国家层面将产业数字化转型视为经济增长的关键选择。作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的核心,5G与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的聚合,构成了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石,其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展现出“乘数效应”。因此,一系列政策被出台以推动5G与行业的深度融合。
中国5G产业经过两年的商用实践,独立组网也已步入商用阶段一年,取得了显著成果。截至2021年6月底,5G基站总数达到96.1万个,终端连接数高达3.65亿。三大运营商纷纷推出了各自的5G专网服务产品,并成功部署了大量商用5G专网。本文将聚焦于当前5G专网的发展现状与面临的挑战,对其进行简要总结与分析。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5G发展,为响应《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即加大5G网络和千兆光网建设力度,丰富应用场景,以及“十四五”规划中提出的构建基于5G的应用场景和产业生态的目标,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多个部门共同制定了《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
该行动计划围绕标准体系构建、产业基础强化、信息消费升级、行业应用深化、社会民生服务、网络能力强基、应用生态融通、安全保障提升等方面,提出了八大专项行动,并设置了四大重点工程,旨在有效促进5G与行业的深度融合。
行动计划还量化了5G应用发展的目标,通过设定面向信息消费、实体经济、民生服务三大领域的具体指标,旨在推动5G行业应用的全面发展,预计在三年内形成一套成熟的5G创新应用体系。
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均已推出各自的5G专网服务产品体系,涵盖从基础能力、网络部署到服务支撑等多个维度,满足不同行业需求,推动了5G技术在垂直行业的广泛应用。
2021年被视为5G专网规模商用的元年,在行动计划的指引下,各运营商均明确了发展目标。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均在5G专网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包括签约项目数量的增加、商用案例的积累等,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尽管三大运营商在5G专网与行业应用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仍面临业务场景对5G需求不足、产品能力不匹配、项目差异性大、行业标准缺失、产业链与商业模式不成熟等挑战。然而,随着5G基本能力的提升、标准与产品的快速演进、产业链的逐步成熟,以及基于应用试点的行业标准制定,这些问题将得到逐步解决。5G专网在此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有助于推动中国工业向高质量、低成本的数字化转型。
5G与垂直行业的融合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未来发展前景广阔。面对挑战,各相关方需共同努力,通过技术创新、政策引导与市场需求的紧密结合,不断优化5G专网服务,推动5G技术在更广泛的垂直行业中的应用,实现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与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