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3日,普渡科技推出的首代“欢乐送”机器人在德国红点设计大奖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内地唯一荣获此奖项的13家企业之一。当时,普渡正处于起步阶段,通过6月份完成的pre-A轮融资,虽在AI热潮中显得低调,但其潜力初现。
一个月后,普渡收到了一封来自奥地利的邮件,一位华人代理商表达了对欢乐送机器人的浓厚兴趣,并询问购买途径。为了满足这一需求,普渡CEO张涛特别安排专人跟进。最终,在2019年初,普渡向奥地利输送了首批机器人,实现了海外业务的首次突破。
面对海外业务的迅速增长,普渡在2020年4月成立了独立的国际销售部门,与国内销售部门并行,团队规模扩充至近40人,从单一团队转变为专业团队。普渡将海外市场划分为三类:欧美日韩为代表的高度发达地区,中东和东南亚等有一定购买力但需求较弱的地区,以及购买力极其有限的次发达地区。
随着业务扩展,普渡发现原有的组织结构已不适应国际销售的复杂需求。2021年6月,普渡进行了组织调整,设立国际业务部,转变为事业部制,明确了国内与国际两大业务板块及其相应的支持部门,提高了运营效率。
在新的组织架构下,普渡在日本市场取得了显著成果。通过与代理商合作,普渡成功拿下日本第二大餐饮企业云雀的3000台“贝拉”订单,这是商用服务机器人海外出口规模的一大里程碑。此后,普渡与日本第一大餐饮连锁品牌Zensho、萨莉亚、松下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总订单量上千台,截至2022年底,普渡在日本的出货量超过7500台,成为其海外业务中收入最大的市场,贡献了近30%的营收。
普渡深谙全球化并非简单的产品输出,而是包含产品、品牌与服务在内的全方位本地化策略。针对不同市场的需求,普渡对产品设计进行了定制化调整,如在日本市场融入“卡哇伊”元素,针对香港市场推出更适合狭窄空间的小型机器人。同时,普渡注重构建本地化的销售与服务体系,以更好地贴近市场需求。
普渡在全球范围内采用渠道模式开展业务,避免了直销带来的高成本与管理难题。通过与总代理合作,普渡实现了规模化的出货与高效的售后服务,特别是在韩国市场,普渡通过总代-分销模式实现了快速扩张,韩国市场已成为其全球第三大市场之一。
普渡的成功关键在于持续的产品创新、全面的产品矩阵和高效的服务渠道搭建。通过提供卓越的产品与服务,普渡实现了与合作伙伴的共赢局面,从而推动了业务的持续增长。尽管面临的挑战重重,但普渡始终坚持优化策略,逐步扩大了其在全球的影响力。
普渡科技的故事展示了中国企业在机器人领域通过创新、本地化策略和高效的渠道管理,成功走向全球市场的路径。这一过程充满了挑战与机遇,但凭借坚定的信念与不懈的努力,普渡成为了服务机器人领域中备受认可的品牌。未来,普渡将继续巩固其优势地位,不断创新,为更多的企业提供智能解决方案,成为“中国智造”的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