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里成立二十周年的庆典上,马云于2018年9月10日正式卸任,张勇接任领导职责,标志着阿里领导层的传承第一步。经过四年的领导,张勇在9月10日深夜完成了集团管理层的交接,蔡崇信接任集团董事会主席,吴泳铭则出任集团CEO。这一变动象征着“逍遥子”张勇的离任,以及“十八罗汉”时代的回归,他们将引领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
张勇自2007年加入阿里以来,伴随公司走过16年,期间创造了双十一购物节,推动了天猫的快速发展,实现了集团的无线化转型,以及全球化布局。蔡崇信在全员信中高度赞扬了张勇的成就,称其为“成绩斐然”。
张勇在卸任集团CEO后,专注于阿里云业务,旨在推动阿里云上市。然而,此次交接中,张勇不仅放弃了阿里云的董事长和CEO职位,还彻底离开了第一线业务,这一举动令内部员工感到惊讶。吴泳铭,作为“十八罗汉”之一,接任阿里云的CEO一职。他拥有深厚的技术背景,曾领导团队完成了多个重要项目的底层架构设计,并主导了多项关键投资并购活动。
阿里云当前面临着诸多挑战。在阿里三大战略的框架下,云业务是推动科技驱动商业的关键。然而,成本压力和市场环境的制约使得阿里云的增长遭遇瓶颈。数据显示,阿里云曾在多个季度实现了100%以上的增长,一度被视为阿里的重要增长引擎。但自2018财年起,其增长速度逐渐放缓,并在2023财年第四季度出现了首次负增长。竞争对手华为的崛起,进一步压缩了阿里云的市场份额。
吴泳铭在接任阿里云CEO后,明确了“用户为先”和“AI驱动”两大战略重心,并据此重塑业务战略优先级。AI技术的突破将为云计算产品提供持续的创新动力,而以用户为导向的战略将促使阿里云提供更具定制化的解决方案。此外,阿里云在AI领域的布局,如通义系列大模型和开源平台魔搭,显示了其在大模型技术生态建设上的实力。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不断变化的用户需求,阿里云需寻求新的增长点。随着AI技术的普及,云计算市场仍有巨大的潜力待挖掘。阿里云需继续深化AI应用,拓展更多工业互联网、工业制造等场景,以保持竞争力。张勇隐退一线后,投身于面向未来的科技基金,这将是他在机器人等新兴科技领域探索的机会。
此次领导层的调整,不仅标志着阿里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也为阿里云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面对挑战,阿里及其团队正积极探索AI赋能下的创新路径,致力于在全球科技浪潮中占据有利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