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一文读懂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机器人发展战略
作者头像
  • AliOS
  • 2018-07-28 10:30:21 4

引言

机器人技术是先进智能制造和高新技术的象征,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和高端制造水平的关键指标。因此,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关注并推动机器人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发达国家,甚至将机器人技术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支持机器人产业。

美国的机器人技术发展

美国在机器人软件和工业机器人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除了政府的大力支持,美国的科技巨头们也在积极推进机器人技术的研发,推动机器人智能化进程。在美国,工业机器人研究重点包括仿人灵巧操作、基于模型的集成、非结构化环境感知、教育培训以及人机协作等关键技术。此外,美国还非常重视国防和军事领域的特种机器人研发。

欧盟的机器人技术发展

欧盟的工业机器人技术水平一直处于全球领先地位。早期,工业机器人主要用于汽车制造及零部件加工等领域。目前,欧盟不仅保持了传统的生产线作业模式,还在向灵活生产和个性化定制方向发展。2014年,欧盟启动了全球最大的民用机器人项目,计划在2020年前投入28亿欧元,推动工业机器人关键技术的研发。2016年,欧盟“2020地平线”项目宣布资助21个新项目,涵盖医疗、交通、物流、建筑等多个领域,旨在进一步提升机器人技术的竞争力。

日本的机器人技术发展

日本的工业机器人产业与欧美并驾齐驱,尤其是在控制器、传感器、减速机和数控系统等关键零部件领域具有显著优势。然而,日本机器人产业仍然面临应用领域狭窄和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为此,日本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机器人白皮书》和《机器人新战略》,推动机器人技术与IT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深度融合,促进机器人在制造业、服务业、医疗护理和公共建设等多个领域的创新发展。

韩国的机器人技术发展

尽管韩国的机器人产业起步较晚,但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取得了快速发展。韩国机器人产业主要集中在3C行业,特别是在电子零部件领域。韩国正在重点发展远程控制技术、水下机器人技术、探针和导管介入技术以及软体机器人技术。总体来说,韩国的机器人技术与美国和日本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中国的机器人技术发展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出台多项政策支持这一领域。随着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升级的需求日益增长,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然而,中国在该领域的技术水平仍落后于美国和欧洲。因此,保持工业机器人市场的快速增长是中国机器人产业的重要目标之一。在核心零部件技术方面,中国将着力提升减速器、控制器、传感器和末端执行器等关键性能,突破技术瓶颈,打破国外零部件厂商的垄断局面。在服务机器人领域,中国将重点推进医疗健康、家庭服务和国防安全等方向的专业服务机器人应用,提升生活服务和公共服务质量。

总结

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持续扩大,美国、日本和欧洲是工业机器人制造强国,实现了传感器、控制器、精密减速机等核心零部件的自主化生产。由于汽车和电子信息产业的发达,欧洲和日本通过满足国际性竞争力强的企业用户需求,不断促进技术创新和积累,从而在全球工业机器人领域占据领导地位。美国则重视特种作业机器人的发展,不断提升国防实力。中国和韩国虽然起步较晚,但正在迅速追赶,推动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与已经相对成熟的工业机器人市场相比,服务机器人市场潜力更大,各国都在加速创新政策支持,推动服务机器人在医疗、交通、家庭服务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希望这些内容能帮助你更好地呈现相关信息。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AliOS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一文发达国家发展战略机器人深度地区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