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和90后小时候,没有什么问题是一瓶AD钙奶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再喝一瓶!
这句流行语充分展示了娃哈哈在中国饮料市场中的重要地位。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娃哈哈已经不再局限于饮料行业的发展。
近年来,娃哈哈逐步扩展到商业地产、奶粉业、白酒业和奢侈品业等多个领域。而在今年的某一天,娃哈哈又有了新的动向——成立了智能机器人公司。
4月1日,媒体报道称,娃哈哈集团成立了浙江娃哈哈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该公司主要业务包括智能机器人、机器设备及零部件的研发、制造和销售等。这家注册资本4000万元的新公司成立于2019年3月27日,由娃哈哈控股投资。娃哈哈商业股份有限公司持有65%的股份,宗庆后担任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并持有52.15%的股份。
饮料和机器人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娃哈哈这次跨界并非一时兴起。事实上,娃哈哈早在多年前就开始涉足机器人领域。2013年,娃哈哈业绩达到顶峰,营业收入783亿元,净利润139亿元。但从那以后,业绩逐年下滑,直到2017年,营收降至456亿元。
为了寻求多元化发展,娃哈哈从2013年起开始探索各种可能性。2011年,娃哈哈承担了工信部十二五重大科技专项课题,研究高速搬运机器人及其物流生产线的关键技术与示范应用。2016年,娃哈哈机电研究所被认定为中国轻工业食品饮料智能制造及装备重点实验室。目前,该研究所已经独立开发出多款机器人,如码垛机器人、搬运机器人和物料投放机器人,但这些成果以前主要用于内部生产。
如今,娃哈哈决定成立专门的新公司,将这些成果对外变现。宗庆后深知,工厂智能化升级不仅是娃哈哈的需求,更是整个制造业的现状。随着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企业采用机器人代替人工,整体效率显著提升。机器人不会疲劳,工作量通常是人工的四倍以上。同时,这也是一种应对招工难的有效手段。随着经济环境恶化,制造业受到的影响尤为严重,年轻人更愿意选择快递和外卖行业,因为这些行业收入更高,工作时间更灵活。
据相关报告显示,2017年,从事制造业的农民工月平均收入仅为3444元,而美团的自营骑手平均收入可达6000至8000元。此外,90后更加注重精神层面的享受,而工厂的工作环境往往封闭且单调,难以吸引年轻人的关注。
因此,许多人才不愿意去工厂工作。早在2017年,宗庆后就表示,“体力劳动已经没有人愿意做了”。然而,制造业依然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面对这一挑战,国家对人工智能研发和应用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使这一趋势得以延续。数据显示,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占全球市场份额的四分之一。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新兴行业而非传统制造业。娃哈哈也顺应时代潮流,开始涉足机器人领域。未来,随着工厂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传统制造业岗位将越来越少。年轻人的选择将变得更加多样化,而传统制造业面临的挑战也将日益严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