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机器人产业全球周报第29期:上海完成国内首台5G机器人肠癌根治术
作者头像
  • 陈慧融
  • 2019-07-30 07:04:59 0

上海完成国内首台5G机器人肠癌根治术,多地直播手术

7月25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的手术室内,胃肠外科钟鸣教授为一名65岁的患者进行了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的直肠癌根治手术。此次手术不仅在国内首次实现了5G达芬奇机器人肠癌根治手术的高清直播,而且通过5G技术,跨越近160公里的距离,实现在上海仁济医院实训中心和宁波医院的同步直播。这让长三角地区的医生们可以远程学习先进的手术技巧。

手术过程中,钟鸣熟练操控机械臂在患者体内进行精细操作。与此同时,他与上海仁济医院和宁波医院的分会场负责人徐庆医生和周鸿医生,以及观摩的其他医生进行了详细的交流。参与观摩的云南省开远市人民医院的医生余蒙希感慨道:“如果不是这次5G直播,我可能一辈子都看不到如此精美的达芬奇机器人手术。”

钟鸣表示,传统的3D和虚拟现实技术在手术直播中存在传输问题,而5G技术的高带宽和低延迟特性,使得手术画面更加清晰流畅,学员们能更直观地观察和学习。

据统计,近年来大肠癌发病率逐年上升,长三角地区大肠癌发病率约为60/10万。上海仁济医院在结直肠癌、炎症性肠病和盆底肛门周围疾病的诊治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并于2014年开始使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结直肠癌手术。今年5月,仁济医院成立了“长三角区域结直肠外科协作工作组”,此次5G手术直播有助于提升和规范长三角地区大肠癌的手术治疗水平。

特斯拉发布上海超级工厂首批外部照片,机器人入驻

据外媒报道,特斯拉公布了其位于中国上海的超级工厂Gigafactory 3的首批外部照片。照片显示,特斯拉已经开始安装生产所需的机器人和大型冲压机,目标是在今年年底前开始生产Model 3车身零部件,初期每周生产3000辆汽车,随后逐步增加产量。

乒乓球机器人助力运动员训练

在全球人工智能浪潮的推动下,德国和日本等国相继推出了乒乓球机器人,这些机器人不仅能与真人对战,还能提升运动员的技术水平。上海体育学院部署了一台由中科新松与上海体育学院中国乒乓球学院联合研发的乒乓球陪练机器人庞伯特,这是国内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乒乓球机器人。庞伯特配备了人工智能算法平台,能够基于海量轨迹数据进行深度学习,实时预测乒乓球的落点并迅速回击,还能根据对打数据快速学习对手的打法,灵活调整战术。

“宇航机器人”上岗,助力电网安全运行

在成都500千伏尖山变电站的大门口,一个身高约90厘米、全身黑色的机器人正在检查来访车辆的驾驶员证件。这个机器人不仅是门卫,还是变电站的工作人员,能够执行巡视、倒闸、检修和紧急处理任务。它是国网四川电力公司检修公司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直属研究所联合开发的首个智能遥控操作机器人,将为四川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提供有力支持。

洛阳企业研发出自动挤奶机器人

上周,洛阳拓博尔铁路设备有限公司研发的自动挤奶机器人完成了首台样机的下线。为了确保牛奶的清洁和无污染,企业攻克了奶流精准计量、奶杯自动脱落、视觉识别等一系列技术难题。这款机器人配备了机械臂,能够自动给奶牛清洗消毒、套奶杯和挤奶,整个过程只需20到40分钟,全程无需人工干预。此外,该设备还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分析牛奶成分,判断奶牛是否患有乳房炎等疾病,并确保奶质符合卫生要求。

人工智能基金引入300个投资机器人

公募行业中的首只人工智能基金——浙商智能行业优选混合基金已经获批。不同于传统的基金,这只基金由300多个“机器人”实时发送投资交易信号。这些机器人覆盖追踪了3000多个行业的基本面数据,通过学习市场上排名前50%的基金经理、券商分析师和行业专家的经验,24小时不间断地进行投资决策。这标志着人工智能将强势进入资产管理行业的核心领域,即投研和投资领域。

山东科技大学学生研发喂水取药机器人

7月23日至24日,2019世界机器人大赛-机器人工业设计大赛煤炭行业选拔赛在山东科技大学举行。来自全国10所高校的18支大学生队伍展示了各自的机器人设计。山东科技大学“嵙华佗”战队设计的取药机器人吸引了广泛关注。团队中的自动化专业大三学生卢俊彦负责设计“机器人的眼睛”,让机器人能够识别需要购买的药品;他的同学陈建业负责设计“腿脚”,让机器人能够移动;电气专业的张华峰和任传鹤则负责设计“机器人的手和大脑”,确保机器人能够顺畅地与各部分通信并抓取药品。

交通指挥机器人亮相南京街头

7月24日,南京新街口中山北路淮海路路口出现了一个名为“小警”的机器人,它在非机动车道口指挥交通,提醒非机动车不要越线等待红灯,并记录违规行为。这款机器人目前仍在调试阶段,未来有望正式投入使用。它拥有白色基座、黑色身体和一个大屏幕,手持“停”字牌,提醒行人按照信号灯通行。

国内首个核医学应用物流智能机器人

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核医学科的走廊里,一个名为“大白”的机器人正在来回穿梭,引起了众多患者的注意。这个身高约1米的机器人承担了部分医疗物资的运输任务,每次最多能搬运12个药剂,从而节省了2至4个人的工作量。它是由沈阳本土科技公司自主研发的,具备灵活避障的能力,当前方3米内出现障碍物时会自动避开。

丰田发布东京奥运机器人

丰田汽车日前发布了为2020年东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准备的机器人,包括奥运会吉祥物机器人Miraitowa和Someity,以及可以跟随工作人员行走的田径赛事辅助机器人。这些机器人可以通过头部搭载的摄像头识别接近的人,并完成眼神和动作的联动,表达不同的情感。观众可以借助T-HR3(仿真机器人)和吉祥物机器人与运动员等进行远程交流。

亚马逊计划推出个性化机器人

根据《彭博社》报道,亚马逊正在研发一款代号为“Vesta”的家用机器人,功能类似于行动版的Alexa,可以跟随用户在家中的各个地方移动。这款机器人的高度大约与人的腰部齐平。尽管亚马逊计划在今年公布这一消息,但目前仍面临诸多挑战,因为消费者未必能找到非买不可的理由。

微型机器人用于抗肿瘤治疗

加州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最近发表了关于光声计算机断层扫描(PACT)引导的体内肠道微型机器人的研究成果。这些微型机器人被包裹在微胶囊中,可以在胃中保持稳定,并在释放后有效地在体内生物流体中移动。PACT技术能够实时显示微电机胶囊向肠道内靶区域的迁移情况。微型机器人系统与PACT的结合,使得微电机能够在体内进行深部组织成像和精确控制,具有重要的生物医学应用价值。

模块化机器人实现柔性组合

宾夕法尼亚大学的ModLab项目旨在使模块化机器人更加智能化。SMORES-EP机器人每侧配备轮子,能够向任意方向移动,并通过将末端的磁铁转换为短程无线电来实现模块间的通信。每个模块都配备了四个连接器,使得两个机器人可以以17种不同的配置连接在一起,形成更大更复杂的机器人。这种模块化机器人具有更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适用于太空任务、灾难救援以及作为残疾人士的假肢。

以色列推出全球首台人工智能移动式家用机器人

7月24日,在特拉维夫大学举办的“TMTI 2019峰会和初创公司竞赛”上,以色列Robotemi公司创始人兼CEO约西·沃尔夫介绍了他们公司推出的全球首台人工智能移动式家用机器人Temi。Temi集成了激光雷达等多种先进技术,是一款面向全球市场的创新产品。公司表示,Temi的机器人系统是开放的,欢迎开发者为其开发更多的应用。

俄罗斯太空机器人开设推特账号

俄罗斯卫星网报道,俄罗斯为飞往国际空间站的机器人“费奥多尔”开设了推特账号,并发布了相关视频。机器人“费奥多尔”计划于2019年8月22日搭乘“联盟MS-14”飞船前往国际空间站。俄罗斯航天国家集团总裁德米特里·罗戈津在推特上分享了这些信息。

机器人厨师亮相纽约,每小时可制作300个寿司卷

MakiMaki的老板凯文·宝田表示,他制造的自动化系统每小时可以生产大约300个寿司卷,比小型烹饪团队手工制作的数量高出50%左右。尽管自动化提高了效率,但一些厨师认为,机器人无法像人工一样制作出独特风味的食物。

Fetch Robotics筹集4600万美元C轮融资

Fetch Robotics是一家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自主移动机器人制造商,公司近期完成了4600万美元的C轮融资。新资金将用于国际扩张,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并扩展其Cloud Robotics平台的功能。Cloud Robotics平台将分析Fetch的自主移动机器人(AMR)收集的数据,帮助客户更好地了解其运营情况,提高运营效率。Fetch Robotics在2019年被评为十大ROS机器人公司之一,至今已筹集了9400万美元的资金。

科大讯飞入股韩端机器人,推动AI教育合作

科大讯飞生态链投资平台正式入股AI教育企业韩端机器人,双方将在AI教育领域展开全面合作。双方共同研发的面向K12全学龄段的人工智能实验教具即将推向市场。这款产品以编程和人工智能基础教育需求为导向,集成了软硬件技术,能够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需求,提供相应的教学课程。

中韩企业成立机器人合资公司

7月23日,杭州国辰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与韩国(株)亚进EXTEK签署了成立合资公司的协议。合资公司名为杭州亚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来将整合技术、销售和市场资源,进一步推动机器人相关产业的发展。这一合作是萧山机器人小镇打造国际化合作平台的重要成果之一。

周剑:人形机器人将在未来5至10年内进入家庭

7月25日,广东省人大代表、优必选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周剑在第二期“深圳市人大代表大讲堂”上表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人形机器人将成为未来家庭的一部分。人形机器人不仅在运动控制和人工智能方面接近人类,而且在外观和运动方式上与人类相似,更容易被人类接受。周剑认为,未来随着机器人在教育市场和特定场景的应用,人与机器人共存的时代已经到来。

银行业客服中心智能技术应用率已达69%

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银行业客服中心与远程银行发展报告(2018)》显示,2018年银行业客服中心的智能技术应用率达到69%,其中65%的银行客服中心采用了智能语义理解和机器人服务,已成为文字在线客服的主要方式之一。

工信部:服务机器人产量呈两位数增长

工信部发布的“2019年上半年工业通讯业发展状况”显示,上半年工业经济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截至6月底,百兆以上宽带用户占比达到77.1%,4G用户渗透率达到77.6%,新建4G基站72.4万个。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增速高于所有制造业3个百分点。超高清视频、冰雪装备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3D打印设备、服务机器人、城市轨道车辆等高技术产品产量保持两位数增长。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陈慧融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机器人根治术肠癌周报前瞻上海完成产业国内全球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