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举办的2019世界机器人大会上,中国电子学会发布了《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19》。报告指出,2019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294.1亿美元,2014年至2019年的平均增长率约为12.3%。
在中国机器人产业方面,其表现尤为突出。中国科协党组书记、中国科学院院士怀进鹏在会上介绍,2019年上半年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42.5亿美元。
根据《报告》,2019年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86.8亿美元,2014年至2019年的平均增长率为20.9%。其中,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为57.3亿美元,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为22亿美元,特种机器人市场规模为7.5亿美元。
报告强调,中国机器人市场正在迅速扩张,工业机器人连续七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应用市场,服务机器人市场需求巨大,特种机器人应用场景也在不断扩大。“服务机器人领域尤其引人注目,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已成为机器人市场的一大亮点。”报告指出。
预计2019年中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将同比增长约33.1%,高于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的增速。到2021年,随着停车机器人、超市机器人等新兴应用场景的发展,中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接近40亿美元。
在特种机器人方面,中国特种机器人市场持续快速发展,各类产品不断涌现。在应对地震、洪水灾害及极端天气和矿山事故、火灾、公共安全事件时,特种机器人的需求显著增加。
怀进鹏在会上提到,“新材料、核心零部件、主控芯片操作系统以及自主学习、协同控制算法等领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全球机器人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报告还提到,“目前中国已将攻克机器人关键核心技术作为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国内厂商在减速器、伺服控制系统、伺服电机等关键部件上取得了一定进展,核心零部件国产化趋势日益明显。”这表明中国机器人产业在关键技术突破上取得了积极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