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目前机器人尚未在批发和物流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但各大企业巨头依然积极投资这一具有巨大潜力的技术领域,希望通过简化供应链和提升交付能力来增强自身竞争力。其中,企业在专利申请方面做出了显著的努力,展示了他们在这个领域的雄心。
押注机器人技术,不同企业专利申请各有特色
沃尔玛:专注自主交付和配送中心自动化
沃尔玛正加速推进其交付及流程自动化,尤其是在无人机和地面机器人的应用上。据统计,自2016年以来,沃尔玛已申请超过65项与无人机和地面机器人相关的专利,其中53项涉及无人机系统,旨在提高无人机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 自主交付链:沃尔玛申请了一项专利,旨在开发无人机的“交付链”,使每架无人机都能与一个集中节点通信,从而接收交付信息并识别商品应传递给哪个无人机。
- 空陆传输系统:沃尔玛还申请了一项专利,用于实现无人机和地面自动导引车(AGV)之间的交接,从而增加包裹递送的方式。
- 紧急着陆系统:为了应对无人机系统中的安全问题,沃尔玛申请了一项专利,该系统中的无人机将装备传感器以确定飞行期间潜在的紧急着陆位置,并发送警报信号。
- 自主机器人系统:沃尔玛还获得了自主机器人系统的专利,该系统能够在配送中心检测并补充库存,从而提高仓库的自动化水平。
亚马逊:专注于移动物品的机器人和多项无人机相关专利
作为沃尔玛在电商领域的强劲对手,亚马逊通过收购Kiva Systems并在供应链中部署机器人技术来提高自动化程度。亚马逊已经申请了180多项与机器人和无人机相关的专利,主要集中在自主移动机器人和无人机上。
- 机器人物品操作技术:亚马逊申请了一项专利,使机器人能够通过机器视觉技术识别和操作物品。如果机器人无法完成任务,会发送信号请求人类协助。
- 移动机器人组:亚马逊还申请了一项专利,该技术利用多个机器人协作完成任务,从而提高仓库的效率和灵活性。
- 无人机运输系统:亚马逊获得了一项专利,用于实现无人机的单向运输,以解决最后一英里配送的问题。
京东:专利数量较少,但均与机器人相关
相比沃尔玛和亚马逊,京东在专利数量上显得较为有限,但从2014年至2019年,京东在无人机和机器人方面共申请了4项专利。
- 分类机器人:京东的一项专利涉及一种分类机器人,用于物品分类,特别是在仓储中的应用。
- 控制移动机器人的方法:另一项专利涉及如何通过机器人的感知信息生成对行人的评估信息,从而提高移动机器人的社会接受度。
仓库自动化成为企业共同目标
无论是沃尔玛、亚马逊还是京东,这些企业都在积极推动仓库自动化,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例如,沃尔玛推出的Alphabot机器人系统每小时可以完成800多种货物的挑选,而亚马逊则试图通过机器人技术减少人力资源的需求。
- 沃尔玛的Alphabot系统:该系统可以自动移动推车,从高密度货物存储系统中检索并收集货物,然后将货物运送到工作站进行打包和发货。
- 亚马逊的机器人技术:亚马逊正在研究用机器人扫描传送带上的货物并放入定制盒子,以替代人工操作。这种技术有望大幅提高工作效率,但也需要人工协助进行某些操作。
总体而言,通过押注机器人技术和仓库自动化,这些企业正努力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以保持竞争优势。尽管自动化带来了诸多挑战,但其长远效益显而易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