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凸显AI机遇:机器人需求猛增7-8倍,迸发潮能否持续?
作者头像
  • 彭芮
  • 2020-05-26 19:08:21 4

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AI技术与各行业的融合进程显著加快。

从医疗影像到智能监控,再到各类机器人和智能终端设备,无接触物流和配送服务等,都在防疫抗疫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科技力量。根据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的数据,疫情期间,智能服务机器人、大数据分析系统和智能识别产品数量名列前茅。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和大数据等技术成熟度较高,应用场景广泛,因此在抗击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了支持这些科技企业在产品研发和扩大生产方面的融资需求,实现资本的精准对接,2020年4月17日,上海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办公室联合投中网共同举办了“科创战疫云投会——AI战‘疫’专场”。此次活动吸引了众多知名投资机构,如IDG资本、常春藤资本、晨兴资本、华进资本、华映资本、自贸区基金、澜亭资本、毅达资本、金浦投资和中平资本等,他们与多家科技企业进行了在线交流互动。

此外,中国建设银行和浦发银行的代表也参与了此次活动,共同探讨了特殊时期的市场风险预测和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上海科创办科技金融处处长江玉颖在活动中表示:“‘科创战疫——云投会系列活动’是我们针对医疗和人工智能等领域,为奋战在抗疫一线的科创企业提供投融资对接服务的重要举措。希望通过各方的努力,实现资本与企业的精准对接,助力企业发展,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

智能诊疗新时代的到来

2020年4月,国内AI创业公司纷纷传来新一轮融资的消息。例如,第四范式宣布完成C+轮融资,云天励飞公布了近10亿元的Pre-IPO轮融资,思必驰则获得了4.1亿元的E轮融资。

疫情加速了AI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上海依图医疗在短时间内研发出了两款产品,迅速支援了多家定点救治医疗机构。截至当前,依图医疗的产品已在全国超过25个省份的200多家医疗机构投入使用,并得到了积极的反馈。

具体来说,新冠肺炎智能评测系统可以从CT片中提取定量参数,自动评估肺炎的严重程度;新冠肺炎小依医生可以满足疫区民众的在线问诊、分诊和导诊需求,从而减轻在线咨询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优化就诊流程,减少机构内的传播风险。

依图医疗事业部市场总监王文艇指出:“医疗人工智能正迈向新的发展阶段,目前我们已经进入了智能诊疗阶段。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发展以患者为中心的个性化诊疗方案,结合5G等技术,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

智能机器人在抗疫中的广泛应用

疫情暴发期间,医护资源短缺问题尤为突出,智能机器人的应用在减少病毒传播和提高治疗效率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据相关数据显示,自2020年1月起,智能机器人的订单需求大幅增加,如今的需求量已达平时的7至8倍。

工信部发布的《充分发挥人工智能赋能作用协力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倡议书》呼吁尽快利用AI技术弥补疫情管理的技术短板,推动AI技术在疫情防控中的应用。

钛米机器人总经理潘晶表示,抗疫期间,公司开发了三个疫情应用系统平台,分别是医疗物资智能配送机器人系统、隔离病房监护机器人系统和消毒机器人系统。这些系统有效减少了医护人员的暴露风险,提升了工作效率。

擎朗智能CEO李通提到,疫情期间,医院和隔离点对智能机器人的需求激增。两个月内,公司援助了近200台送餐机器人至全国10多个省市的疫情重灾区,覆盖了近100家三甲医院。

李通认为,市场对服务机器人的需求在疫情的推动下变得更加显性。尽管对于原创式创新的市场规模难以量化,但市场需求的确在快速增长。他表示,公司将继续深耕餐饮、酒店、KTV等周边生活领域,预计这些市场将逐渐回暖。

潘晶指出,医疗市场对任何企业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市场对于医疗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非常高,但随着国内医疗体系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医院决策者和临床主任开始支持新技术和新产品。这为医疗人工智能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彭芮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猛增疫情迸发凸显机器人机遇能否持续需求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