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和平一触即发,中美机器人竞赛。
作者头像
  • tou55880
  • 2020-05-26 19:30:54 6

机器人作为战争武器在战场上驰骋的画面,常出现在科幻小说和影视作品中。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机器人战士和各种军用机器人已经进入实用阶段,从无人机到水下无人潜水器,从仿生四足机器人到微型侦察机器人,机器人战争离人类越来越近。尤其在美国和中国这两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国家之间,正展开一场新的机器人竞赛。

2014年9月,中国自主研发的一款山地四足仿生移动平台首次被媒体曝光。这款机器人由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的兵器地面无人平台研发中心研制,预计将在即将举行的中国国际应急救灾装备技术展览会上亮相。该平台的出现表明,中国在军用仿生机器人的技术上已与美军旗鼓相当,且在应用方面紧随美军的步伐。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研制的山地四足仿生移动平台主要用于山区和丘陵地带的物资运输、驮运和安保任务,可以承担运输、侦察或打击任务。此外,在道路破坏严重的灾害现场也能发挥作用。

实际上,这种四足机器人并非中国的首创。美国在这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尤其是波士顿动力公司的贡献。该公司在过去十多年间开发了多种军用仿生机器人,其中最著名的四足机器人被称为“大狗”,其正式名称为LS3。经过五年的研发,“大狗”可以在崎岖地形上行走和奔跑,帮助士兵携带装备和武器,最大承重可达181公斤。

美国海军陆战队作战实验室曾在夏威夷进行了四足机器人的实地测试。这些机器人能够在复杂地形上自如行走,跟随士兵行进,最大承重达180公斤,连续行走35公里而不需要休息。四足机器人的操控非常简便,只需通过摇杆即可操作,美军士兵表示这就像玩电子游戏《使命召唤》。

除了四足机器人,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还研制了一系列其他军用机器人,包括轻型轮式无人平台和小型履带式无人平台等。

美国波士顿动力公司还研制了两足机器人“阿特拉斯”和“Petman”。其中,“阿特拉斯”身高1.9米,重150公斤,具备人类般的双足行走能力,未来可能在危险环境中执行救援任务。“Petman”是波士顿动力公司开发的一种像人类一样活动的机器人,主要用途是为美军测试防护装备,能够自我保持平衡。

除了有足类仿生机器人,美国还开发了蛇形机器人,用于军事侦察和医疗任务。此外,美国多所大学研制的小型四足机器人,体积只有“大狗”的十分之一,具有极高的机动性,用于战术侦察。

美国军队在阿富汗使用的履带式扫雷机器人,以及警用机器人用于摧毁可疑物品,都是机器人技术在实战中的具体应用。

波士顿动力公司研发的“大狗”机器人,体型与大型犬相仿,能在战场上发挥重要作用,如在交通不便的地区为士兵运送弹药、食物等物资。它不仅可以行走和奔跑,还能跨越一定高度的障碍物。该机器人配备了特制的减震装置,动力来自一台带有液压系统的汽油发动机。

“大狗”机器人还安装了一台计算机,可以根据环境变化调整行进姿态。大量传感器确保操作人员可以实时跟踪机器人的位置并监测其系统状态。

中美等国积极发展军用机器人技术,旨在提升新型作战能力,但机器人被引入战场究竟意味着什么?科幻小说中,机器人通常对人类言听计从,但如果机器人具备人工智能和自我思考能力,它们是否将成为生命的一种新形态?

如果机器人发展出智能思维和自我意识,人类如何驱动它们参与彼此的战斗?这引发了关于道德和技术伦理的深刻思考。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tou55880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机器人中美一触即发竞赛和平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