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了解到,专注于智能骨科手术机器人的键嘉机器人在去年底完成了数千万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投资方为BV百度风投,浩悦资本担任此次融资的独家财务顾问。该笔资金将主要用于推动首款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ARTHROBOT”的临床试验。
键嘉机器人成立于2018年,致力于提供精准的关节置换解决方案,涵盖术前、术中、术后三个阶段:
术前阶段,键嘉机器人通过智能术前规划软件快速处理数据,与医生协作设计手术方案,并利用标定自动化和注册配准算法缩短术前准备时间。
术中阶段,该机器人凭借精确的运动控制、重力补偿以及多种模式切换功能,辅助医生进行精准操作,简化手术流程,提高手术体验。
术后阶段,键嘉机器人依靠实时评估系统,帮助医生全面了解手术效果,加快术后恢复进程。
总的来说,键嘉机器人旨在提升关节外科手术的精度和稳定性,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并减轻医生的学习负担。创始人许靖指出,近年来国际骨科器械巨头纷纷进军骨科手术机器人领域,这表明了行业的发展趋势。键嘉机器人能够解决当前关节置换手术效果欠佳和临床医生短缺的问题,推动中国关节外科市场的快速发展。
许靖还提到,未来键嘉机器人将加快骨科手术机器人的临床试验和研发进度,力争早日成为中国骨科医生的智能化助手。
放眼全球市场,以骨科植入物为核心的史赛克公司市值约3800亿元人民币,其Mako关节手术机器人系统在全球应用广泛。据统计,2019年美国Mako关节手术机器人系统完成的手术数量超过11.4万例,渗透率达到近10%。
相比之下,中国的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数量在2019年突破70万例,并持续保持超过20%的年增长率。然而,国内关节手术患者的满意度并不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医生的经验和技术水平。
目前,中国市场上尚未有国产骨科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获批上市。面对巨大的市场空白,键嘉机器人的首款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ARTHROBOT”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有望成为首个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注册认证的国产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抢占市场先机。
团队背景方面,键嘉机器人项目源自国家863计划,核心研发团队来自清华大学智能与系统国家实验室,并有资深骨科临床专家参与其中。
投资方观点:
BV百度风投认为:
智能手术机器人系统作为提升外科手术质量和效率的新平台,已经在临床上展现出巨大潜力。随着AI感知、计算和执行技术的迅速发展,这一系统的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与此同时,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骨科市场需求日益增长,骨科手术机器人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近年来,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国产医疗器械创新,现在正是布局这一领域的最佳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