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技术和机器视觉在应对新冠疫情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全球已有超过100万人感染了新冠病毒。随着世界继续抗击这一新型病毒,利用机器人技术和机器视觉技术可以成为保障人类健康、控制并防止病毒传播的有效手段。这些先进技术不仅有助于药品和医疗设备的制造,还能进行检查、识别、诊断以及治疗新冠患者。
自动化技术正在前线与新冠疫情作斗争。机器人被部署在医疗服务设施中,以减少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接触。自动移动机器人则负责配送物资,以维持必要的社交距离。以下是几种在当前疫情形势下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应用:
视觉引导机器人
新冠疫情促使人们更加关注视觉引导机器人,这种机器人能够减少医疗机构和医院内的非必要人际接触。例如,美国的Orrbec公司与中国的机器人制造商合作,在中国部署了3D摄像头产品,用于不同医院的多种应用。这些机器人包括食品配送机器人、消毒机器人和引导患者在医院各科室间移动的导航机器人,已经在中国多地投入使用。
巡查机器人
中国已经在公共场所、机场和购物中心部署了5G巡逻机器人,它们提醒人们戴口罩和勤洗手,并监测人们的口罩佩戴情况和体温,以协助警方进行预防检查。广州的高新兴机器人公司开发了一种机器人,该机器人配备了由研华科技提供的物联网边缘计算机(MIC-770),搭载第八代英特尔酷睿处理器和GPU模块(MIC-75G20)。这款机器人装有五台高分辨率摄像头和红外测温仪,能够在5米范围内同时扫描10人的体温。一旦发现潜在风险,如未戴口罩或体温异常,机器人会向相关部门发送警报,并启动实时响应。
送货机器车
中国的一家初创企业UDI开发了一款名为“大力神”的无人驾驶物流车,用于向封锁区域运送食物。这辆机器人车使用激光雷达、双目视觉相机和深度学习算法进行自主驾驶,最多可装载1000公斤的货物。该公司计划在未来几年大规模生产这些自主物流机器人。
无人机
装有专用传感器和计算机视觉系统的无人机被用于识别感染和呼吸系统疾病的人群。此外,无人机还成为安全运输医疗用品及其他消费品、医疗样本运送及空中喷洒消毒的重要工具。
消毒机器人
自疫情爆发以来,消毒机器人的需求显著增加。丹麦的UVD机器人公司生产的消毒机器人已被部署到中国所有省份,以协助抗击新冠病毒。这些自主驾驶的机器人平台通过紫外线系统破坏环境中疾病、病毒、细菌及其他有害微生物的DNA结构,实现消毒和杀灭功能。这些机器人的生产和销售在中国、亚洲及欧洲都有显著增长。同样,西门子和澳柯玛也开发了智能消毒机器人的原型,即将投入市场以应对病毒传播。
这些都是机器人和视觉技术在新冠疫情背景下发挥作用的例子。随着医疗、医药等行业对机器人和视觉技术需求的激增,机器人技术和智能化制造自动化将成为制造业应对当前和未来潜在流行病挑战的关键解决方案。尽管疫情何时结束尚不清楚,但这些关键技术可以帮助恢复工业生产。现在正是制造商升级设施,采用自动化工具和数字技术以实现安全和持续运营的最佳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