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估计,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国内生产总值约为14万亿美元,购买力达到25万亿美元。相比之下,美国的GDP超过21万亿美元,购买力平价为20万亿美元。尽管贸易和汽车制造业的放缓对中国的机器人技术领域造成了一定影响,但中国在某些领域已经超过了美国。
中国的机器人市场虽然面临挑战,但规模庞大,不可忽视。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数据显示,中国公司在2018年安装了15.4万台机器人,而日本为5.52万台,美国为4.04万台。然而,中国的机器人密度(每10,000名员工中的机器人数量)仍然较低,为140台。相比之下,美国为217台,日本为327台,韩国为774台,新加坡为831台。
为了分析亚洲机器人行业市场,《机器人报告》采访了国际咨询公司STM Stieler的亚洲董事总经理Georg Stieler。他对机器人行业有着长期的研究和关注,并深入探讨了中国机器人市场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以下是采访的主要内容,涵盖了15个问题,Stieler讨论了中国机器人技术市场的状况,分析了增长放缓的原因,并探讨了市场需求的类型及未来展望。
1. 中国制造业增长放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Stieler认为,机器人制造商将经济下滑归咎于中美贸易摩擦,这导致了汽车和3C(计算机、通信和消费电子)等主要销售市场的疲软。此外,中国近年来对机器人的大量补贴也造成了市场泡沫。虽然中国经济在过去经历了快速增长,但现在面临着结构性挑战。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刺激措施,但效果逐渐减弱。2019年第一季度,中国出台了大规模的刺激政策,包括基础建设投资和减税措施。
2. 在自动化销售仍在增长的情况下,这种放缓对中国机器人生产商有何影响?
Stieler预计,2019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将下降3%至5%,外国制造商因对汽车行业的较高依赖受到更大冲击。中国中小企业倾向于使用较便宜的国产机器人,如弘毅或埃斯顿的产品。虽然价格竞争激烈,但这种低价策略的可持续性有待观察。一些公司如弘毅因补贴政策而陷入困境,导致工资发放延迟。
3. 中国在发展国内消费能力方面表现如何?
尽管中国有许多新建的设施,但一些公司缺乏有效的需求规划和供应链管理经验。工信部早在2017年就发出过产能过剩的警告。国内公司通常需要时间来适应市场需求。
4. 中国在哪些领域面临最强劲的机器人竞争?
中国最重要的工业机器人制造商包括弘毅、新松、埃斯顿等,但与国际巨头相比,其销售额较低。例如,FANUC在中国的销量是中国竞争对手的3.5倍。
5. 中国市场适合发展哪种类型的机器人?
跨国公司希望通过在中国建立最先进的技术来推动自身发展。例如,ABB在上海建立了一座现代化的机器人工厂。然而,许多中国买家更愿意购买价格低廉的机器人,而不是最先进设备。这使得复杂的自动化解决方案难以推广。尽管有一些前景看好的机器人初创公司,如Dorabot,但它们的大部分业务都在海外。中国市场的网络安全法规也限制了数字服务的发展。
6. 协作机器人在中国市场表现如何?
根据估算,2019年第一季度至第三季度,中国售出约5,100个协作机器人,同比增长约20%。主要销售市场包括3C、汽车零部件、科学研究和机械加工领域。国内供应商如AUBO凭借性价比高的产品取得了成功。
7. 自主移动机器人和移动操作器在中国市场表现如何?
中国在自动导引车(AGV)领域的投资显著增加,Geek+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企业之一。这些机器人主要用于工作站之间的运输,价格区间为40万至60万元人民币,预计在两年内实现投资回报。
8. 如何看待市场组织对中国机器人市场的乐观描述?
虽然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预测到2021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机器人市场的推动力,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乐观。市场正处于周期性下滑阶段,整体增长趋势放缓。
9. 机器人开发人员在中国市场设计或销售系统时应注意什么?
降低成本和快速交货是关键因素。中国市场的波动性较大,经济回暖时买家期望快速供货。平衡这一需求是中国市场的一大挑战。
10.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物联网和5G网络等技术对中国机器人开发者的重要性如何?
中国在某些人工智能领域表现出色,如面部识别和语音识别,但在自动驾驶方面仍落后。大部分技术依赖国外技术支持,如TensorFlow和PyTorch等深度学习框架。
11. 计算硬件方面的情况如何?
用于神经网络训练的云计算中心主要依赖NVIDIA芯片。虽然中国有华为等公司提供替代方案,但这些公司仍需依赖美国的芯片设计软件。中国在芯片制造技术上也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
12. 哪些企业值得投资者关注?
Dorabot和Mech-Mind是值得关注的企业,它们将计算机视觉、运动计划和深度学习应用于物流领域。Geek+也具备较强竞争力,已在全球范围内安装了数千个机器人。
13. 中国机器人技术市场在哪些领域有望快速增长?
食品和饮料行业、光伏技术、医疗行业以及外部物流领域具有潜在增长机会。然而,实际应用还需时间验证。
14. 展望2020年,市场将如何变化?
主要机器人制造商的订单持续下降,2019年第三季度出现了两位数的下降,这预示着2020年前景不佳。经济不确定性导致客户推迟投资计划。
15. 宏观经济环境将如何影响机器人市场?
中国将更加重视满足国内需求的制造业。太阳能电池板生产、服务器和云计算所需的半导体需求将继续增长。5G技术将推动智能手机生产线的更新换代,同时电动汽车、混合动力和氢能源汽车的生产也将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