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岁患儿突发“致命”高血压,手术机器人精准切瘤除“元凶”
作者头像
  • 2020-10-02 10:29:33 0

8岁男孩突发严重高血压,血压高达200毫米汞柱,情况十分危急。在查明病因——嗜铬细胞瘤后,上海市儿童医院的多个科室联合行动,采取多学科协作(MDT)的方式,成功救治了这名小男孩。

病情危急,火车上突发不适

晨晨(化名)是一名8岁的男孩,因为斜视问题,家人计划带他做个小手术。然而在术前检查时,医生发现他的血压异常升高至170/140毫米汞柱。随后,医生进行了多项检查,发现了他右侧肾上腺长有一个肿瘤。由于当地医疗条件有限,医生建议他们转到更大的医院治疗。晨晨的家人联系到了上海市儿童医院泌尿外科主任谢华。

根据晨晨的病情,谢华主任判断这可能是肿瘤引起的,建议他们立即前往上海就诊。不幸的是,在前往上海的火车上,晨晨突然病情加重,出现了头痛、头晕和大量出汗等症状。无奈之下,他们只好中途下车,乘坐当地的救护车前往上海市儿童医院。

多学科协作,成功控制血压

入院后,谢华主任立即安排晨晨入住外科重症监护室,并进行了详细检查,确诊了肿瘤的存在。嗜铬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肿瘤,但在儿童中也有发生,且可能导致严重的高血压。晨晨的肿瘤较大,存在很高的风险。

为了控制晨晨的血压,谢华主任组织了多个科室的专家进行联合会诊,制定了综合治疗方案。内分泌科负责排除内分泌失调的可能性,心外科和麻醉科反复调整药物,以控制血压。药学部迅速调配降压药物,营养科则确保晨晨的营养支持。

经过近两周的治疗,晨晨的血压终于稳定在130/80毫米汞柱左右。然而,肿瘤仍然存在,必须通过手术彻底切除。

机器人技术助力,成功切除肿瘤

谢华主任决定采用机器人技术进行手术,因为他拥有丰富的经验和相关资质。手术过程中,麻醉师实时监控血压变化,确保手术平稳进行。由于肿瘤的存在,手术过程中需要特别小心,以防血压剧烈波动。

在麻醉医生的密切配合下,谢华主任成功地使用机器人技术精准切除肿瘤。手术过程中,曾出现一次喷血的情况,但凭借团队的默契配合,迅速止住了出血。手术历经3个小时,其中“拆弹”过程持续了1个半小时。最终,手术顺利完成,晨晨的血压也恢复了正常。

术后快速康复,恢复正常生活

由于采用了机器人技术,晨晨的手术创口较小,术后第二天就可以下床活动。目前,他已经康复出院,继续完成之前未完成的斜视手术。

机器人技术不仅使手术创口更小、更美观,还提供了3D视野和更高的精度,使得手术更加安全和有效。这种技术的应用大大缩短了患者的康复时间,提高了生活质量。

作者:刘炫言 陈艳 李晨琰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樊丽萍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患儿元凶精准机器人高血压突发致命手术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