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机器人因其在工业、通信、医疗等多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前景,受到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宾夕法尼亚大学、南加州大学、哈佛大学的机器人实验室以及麻省理工学院等研究机构在微型机器人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
这些微型机器人具有巨大的潜力。例如,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马克·密斯金和他的团队开发出了一种全球最小的机器人,其尺寸小于0.1毫米,几乎无法用肉眼识别。这项成果得益于一种与现有硅电子器件兼容的新型致动器的发展。实验中,研究团队在一个4英寸的硅片上制造了超过100万个行走机器人。这些机器人由集成在板上的硅太阳能电池驱动,通过板载电子设备控制运动。
另一项创新来自南加州大学的研究团队,他们开发了一种名为Ro Beetle的微型昆虫机器人。这种机器人以甲醇(CH3OH)作为燃料驱动。Ro Beetle不仅能在多种表面上移动,还具备强大的载物能力,能够拖运相当于自身重量2.6倍的物体。这使得它在人工授粉、环境监测及灾害后的搜救工作中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然而,Ro Beetle也有其技术局限性。实验表明,尽管它能在摩擦力较大的表面上爬行,但在光滑的玻璃表面却难以正常运行。这表明其技术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这些研究展示了微型机器人的巨大潜力和未来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