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22 日,石头科技推出了年度旗舰产品 G10S 系列。目前,图灵汇已经拿到了这款新品。
相信关注扫地机器人行业的朋友们,肯定对近几年扫地机器人产品体验的显著进步深有感触。以石头的扫拖机器人为例,不仅扫地功能日益强大,拖地效果和体验也在不断提升,同时产品越来越智能。特别是自动集尘、自动洗拖布等功能的加入,使消费者彻底摆脱了繁琐的手动操作。
然而,可能有人会注意到,石头此前尚未推出一款集多种先进功能于一体的扫拖机器人。例如,自动集尘、自动洗拖布等功能虽已具备,但分散在不同的产品上,实际购买时需做选择。俗话讲,成年人不做选择题,“成年消费者”希望拥有全部功能。
因此,这样一款“集大成”之作应运而生——石头扫拖机器人 G10S 系列。
与此同时,另一款同期发布的产品石头扫拖机器人 T8 的体验,已在图灵汇的另一篇评测中详细介绍了。本文将重点介绍更完善、更强大的石头扫拖机器人 G10S。
作为一款功能齐全的扫拖机器人,石头 G10S 的整体包装相当大。产品主体包括石头扫拖机器人 G10S 本机和配套的 7 合 1 高能基站。这个基站集成了自动集尘、自动洗拖布、自动补水、基站自清洁、自动抑菌、自动烘干(选配)和自动上下水(选配)等功能,我们将在后续详细说明。
先看石头自清洁扫拖机器人 G10S 本体。一眼望去,依然是经典的黑白配色,设计语言也十分熟悉。机身顶部有一个凸起的圆形激光测距和压力传感器,传感器模块顶部有一个银灰色的“Z”形凹槽式 Logo,这是石头的标志性设计元素。
抛开凸起的传感器模块,整个 G10S 机身顶部尽可能保持了极简审美,只有经典的回充、电源和局部清扫三大按键,以及浅浅的“roborock”字样,其他地方几乎是一片纯白。
顶盖一侧可以掀开,里面是淡灰色的半透明尘盒,主体配色仍然是白色,但在掀盖口处采用了编织状纹理设计。
由于功能较为丰富,石头自清洁扫拖机器人 G10S 的侧边几乎排满了各种传感器模块等元素。除了一眼可见的水箱和出风口,其他功能模块包括 3D 结构光视觉模块、回充传感器和沿墙传感器,3D 结构光视觉模块旁边还有醒目的“ReactiveAI”红色文字,这一抹红色为整个产品增添了活力。
再看扫地机器人的底部,与 T8 通体全白的设计不同,G10S 底部仍然是黑色,设有悬崖传感器、万向轮、边刷、充电触片、主轮、软胶主刷等,看起来复杂但不杂乱。
就 G10S 本体而言,整体设计语言延续自去年的 G10,要素繁多但排列有序,色彩搭配简单高级,体现出功能至上的实用原则,同时结合了现代极简美学,使 G10S 在稳重之余更加美观耐看。
接下来是石头自清洁扫拖机器人 G10S 搭配的 7 合 1 高能基站。相比 G10 的自清洁充电基座,G10S 的 7 合 1 高能基站显得更加壮观,因为它一次性承载了三个桶,分别是清水箱、污水箱和集尘桶。
尽管这次一次性装了三个桶,但 G10S 的 7 合 1 高能基站在内部空间结构优化下,整体体积并未显著增大。黑白配色和精致设计使其保持了较高颜值。
石头自清洁扫拖机器人 G10S 搭配 7 合 1 高能基站,黑白的主色调加上极简现代设计感,使得整个产品具有高度的兼容性,这套装备适用于绝大多数家装风格,成为美好居家环境的一部分。
与以往相同,拿到石头自清洁扫拖机器人 G10S 后,我们先来看看它在扫地和拖地两项基本功能上的表现如何。
首先,在扫地方面,石头自清洁扫拖机器人 G10S 将最大吸力提升至 5100Pa,并增加了扫地的 Max + 档位,该档位下主刷转速从平时的 1000 转上升至 1100 转。强大的吸力提升了 G10S 清扫地板和地毯的效果。
此外,G10S 采用了全向浮动胶刷模组,通过四连杆结构设计,浮动的胶刷模组可以更好地贴合地面,增强吸尘能力。
在这些技术的支持下,G10S 的扫地能力有了显著提升。测试时,地面上类似咖啡粉的污物对 G10S 来说已是小菜一碟。
对于像零食残渣这样较大的垃圾,G10S 也能轻松卷入尘盒。在清扫地面毛发方面,G10S 使用了 TPU 软胶材质的新一代主刷,并采用阿基米德螺旋设计,使得清扫时毛发能沿着主刷上的螺旋纹理移动,大部分被风机直接吸入尘盒,小部分则进入主刷两侧的可拆卸收纳仓,无需工具即可轻松清理。
图灵汇在测试时使用许多细长的毛线代替头发,G10S 在清扫时能将它们全部吸入尘盒,清扫得很干净。清扫结束后,胶刷上没有缠绕毛线。
很多用户家中铺设地毯,过去很多扫地机器人在清洁地毯时会直接将脏拖布带到地毯上,导致地毯弄脏。石头自清洁扫拖机器人 G10S 拥有超声波地毯识别技术,通过超声波在地毯和地砖上回声表现的不同来判断地面材质,从而精准识别地毯。
在识别到地毯后,G10S 还可以通过可升降的拖布支架,自行升起拖布,只吸尘而不拖地毯,从而有效避免弄脏地毯。如果家中是长毛地毯,可以选择规避地毯模式,这样 G10S 在识别到地毯后会主动避让,不打湿地毯。
关于清扫地毯的效果,G10S 也令人满意。在地毯上撒胡椒粉,G10S 一个来回就能将其清扫得较为干净。
在拖地方面,石头自清洁扫拖机器人 G10S 拥有业内领先的可升降拖板与声波震动擦地模组相结合的配置。
声波震动擦地技术是石头的独家专利,其基本思路是模拟电动牙刷和洁面仪实现线性横向高频震动,配合升降模组对地面主动覆压强擦,达到人手无法比拟的每分钟 3000 次擦地。据石头称,在这项技术加持下,G10S 对凝固咖啡渍的去除率达到 99.99%。测试时,G10S 拖洗地上凝固一两个月的污渍,一个来回就将其清除干净。
此外,G10S 还支持“精细擦地”模式,该模式对污渍的浸润时间更长,充分软化顽固污渍,擦地更细致。图灵汇尝试用“精细擦地”模式拖洗地上老抽酱油风干的痕迹,效果同样出色。
除了拖得干净,石头自清洁扫拖机器人 G10S 还实现了拖得安静。这主要得益于 G10S 无刷马达集成式的巧妙设计,无刷马达体积小、质量轻、可靠性高、低噪音运行,使得 G10S 拖地过程更加安静。测试视频显示,G10S 拖地时几乎没有多余的噪音。
除此之外,G10S 在拖地方面还有更多值得关注的细节体验。例如,G10S 自带恒压电控水箱,可实时为拖布均匀补水,确保拖布持续湿润。此外,G10S 的拖布采用抗菌材料,长期使用仍能有效抑制细菌滋生,减少异味产生。
总之,在扫地和拖地这两项基础功能体验上,石头自清洁扫拖机器人 G10S 几乎拿出了所有的看家本领,带给用户迄今为止最佳的使用体验。
熟悉石头产品的朋友们应该知道,近年来石头一直在努力让产品覆盖家庭地面清扫的全流程,从自动集尘到自动洗拖布、自动补水等,尽量让用户彻底解放双手。过去,这些功能主要分布在不同产品系列上,而如今在石头自清洁扫拖机器人 G10S 中实现了“大集合”,所有步骤 G10S 可以一站式全流程搞定。
首先,7 合 1 高能基站拥有自动集尘功能,并且相比之前的自动集尘,石头在 G10S 上启用了双风机集尘设计,以 27000Pa 的超强吸力席卷尘盒各个角落。
同时,集尘桶内置了 2.5L 的大容量尘袋,并有自动封口设计,防止扬尘。袋子采用“双层预分离防粘层 + 双层微米级过滤熔喷层 + 抗菌防霉层”的“4+1”复合材质,可实现 E12 级高效过滤。
实际使用时,G10S 根据使用频率智能地进行自动集尘,当然用户也可手动控制扫拖机器人进行或停止集尘。通常一次集尘需时约 30 秒,集尘风机运作会发出较大声音,但不会吵到让人觉得不适,且声音较前代有所降低。
石头通过在风机周边密集布设吸音棉、在风机出口处采用吸音结构设计等一系列降噪措施,实现了降噪效果。
7 合 1 高能基站另一项重要功能是主动式拖布自清洁。
在基站地板附近可以看到一个可喷水的拖布清洁装置,该装置由高速自清洁刷、清洁刮条、清洗槽滤网等组件构成,通过蠕动泵连接清水箱,在滑轨的带动下,以“洗、刷、刮”三板斧对拖布进行清洗,最后将污水排到污水箱中。
具体来说,“洗”是指在清洗拖布时,7 合 1 高能基站可实现 9 孔纵向均匀喷水,且只在从左向右的过程中喷水,避免从右向左喷水导致刚喷的水被刮掉。
“刷”是指电机会带动高速自清洁刷,以 600 转/分钟的速度贴合拖布表面旋转,有效刷除拖布表面污渍。
“刮”是在高速自清洁刷后方有一个加压的拖布刮片,采用弹性加压设计,确保刮擦力度。
为了感受 G10S 自动清洁拖布的效果,我们在某次拖完地后,拍了一下拖布,发现拖布上明显脏脏的。
接着,我们让 G10S 回到基座,对拖布进行清洗。清洗过程大约花了 3 分钟,声音不大。
清洗完后,再看拖布,确实干净了许多,虽然不如新拖布那么干净,但效果接近手洗。
可能有朋友好奇,基站能清洁拖布,那清洁过程会不会把基站或周围弄脏呢?
答案是不会。因为基站也有自清洁功能。在基站清洁装置的水槽中,有下置单向刮条,可自动刮除清洁槽内的污水,同时水槽滤网也是双层设计,便于拆卸,既能过滤掉大颗粒垃圾,还能避免细微灰尘长期使用沉淀至基座中。
在某次清洗完拖布后,我们及时检查了基站的水槽和基板,发现非常干净,几乎没有多余的水渍。
不仅如此,基座还搭载了可拆卸高速自清洁刷,方便用户清理,基座水箱可通过内部的浮球霍尔传感器进行无水位和在位检测,及时提醒用户倾倒污水。
除了拖布和基站自清洁,G10S 的 7 合 1 高能基站还可以实现机器人水箱自动补水。
石头自清洁扫拖机器人 G10S 机身自带水箱,并能在基座的配合下,自动为水箱补水。每次 G10S 回充时,基座都会自动为机器人的水箱补充清水,确保机器人在每次出桩拖地前,水箱的水都是充足的,这大大省去了拖地前手动补水的麻烦。
例如,在某次拖地时,图灵汇将机器人停下,发现水箱的水量只剩下不到一半。
于是控制机器人回到基座去补水,补水过程非常快速,同样没有太大的噪音。补完水继续拖地前,我们再次将水箱取出,发现水箱里的水已经满了。
另外,7 合 1 高能基站还有更强的全链路自动抑菌能力,包括水箱抑菌、地面除菌和拖布抗菌。
在抑菌方面,石头将银离子抑菌融入到清洁过程的每一步。清水箱配置的缓释银离子模块会连续释放银离子到清水中。随着清扫进行,银离子将不断转移至地面和污水箱,全屋清洁时不仅能有效去除地面细菌,扫地机还能在清水存储、洗拖布、污水回收过程中实现全程有效抑菌。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基站中的污水箱经常几天才倒一次,测试时,我们特意将污水箱打开,闻了闻其中的味道,发现储存了几天的污水并没有特别的异味,这显然是自动抑菌产生的效果。
为了让用户全面解放双手,石头还想到了自动烘干和自动上下水功能,在 7 合 1 高能基站上,你可以选配自动烘干桩,G10S 充电时拖布会外置,悬空晾干,如使用烘干桩,可开启热风风干模式,120 分钟拖布干燥度可达 85%。
同时你还可以选配自动上下水功能,可以实现自动给清水箱补水、污水箱排水、清洁液自动添加等,连这些步骤都省了,真正实现了无人参与。
我们购买扫地机器人,就是希望将扫地、拖地这些事完全交给机器人处理,但过去我们一直未能做到完全,倒垃圾、洗拖布、换水等步骤总是需要手动完成。
而石头自清洁扫拖机器人 G10S 配合高能基站,可以说是在目前最大程度实现了这一理想。自动清洁维护、洗拖布、集尘、除菌烘干等,一站式全部搞定,而且体验也较为成熟,让人感叹这才是我们需要的扫地机器人。
以上我们介绍了石头自清洁扫拖机器人 G10S 在硬件上的能力,事实上对于扫地机器人来说,软件和功能层面的体验,特别是智慧化能力,同样至关重要。简单来说,这款扫地机是否足够聪明?
而这一直是石头的强项。在全新的自清洁扫拖机器人 G10S 上也不例外。
聪明的一个关键体现在于避障能力,石头自清洁扫拖机器人拥有结构光主动测距避障功能加持,可以达到毫米级 3D 结构光测距。检测到障碍物时,G10S 可以将障碍物的位置标记在 App 地图上,提示此处有障碍物进行了避障,避障成果实时展现在用户眼前。
此外,由于采用红外光补光,即使在黑暗环境下,G10S 也能识别避障。例如,在夜间没有开灯的房间使用 G10S,它也能准确避开地上的空气净化器。
通过 LDS、超声波雷达、陀螺仪、加速度计、悬崖探测等多种传感器的辅助,以及 RR mason 9.0 算法的加持,G10S 还能在复杂的环境中脱困,非常智能。
在易跌落的楼梯悬崖,G10S 也能感知到,不会一直向前冲。
石头自清洁扫拖机器人 G10S 之所以如此聪明,一个重要因素是强大的 RR mason 9.0 算法。
RR mason 9.0 算法中,石头引入了一项好用的 App 智能托管功能。这个功能类似于很多手机上的“捷径”指令,可以一键命令 G10S 按照设定的清扫方式和流程将家打扫干净,一步直达。
例如,我们平常在家最常使用的清扫方式是只清扫主卧、客卧、走廊、客厅、餐厅这几个房间,习惯使用标准吸力扫地和标准擦拖地,一般是在晚上 19:00 清扫一次。
基于这些习惯,我们可以在 App 的“快捷指令”项目中进行设定,然后给它起个名字叫“日常清扫”。这样每天 19:00,G10S 就会按照我们的习惯自动执行清扫任务。可以说,这是一项非常有“智慧感”的功能,值得大家使用。
在使用扫地机器人时,建立房屋地图是第一步,以前要建图往往需要扫地机器人先把所有房间扫一遍,比较费时。而石头自清洁扫拖机器人 G10S 已经支持快速建图功能,实际工作时可以只建图不清扫,迅速完成房间地图的构建,比清扫建图模式快 5-10 倍。
地图建立完成后,可以自定义房间名称。石头还为房间增加了标准化的房间标签,每种标签代表一种房间类型,这样机器可以根据标签完成清扫模式、清扫顺序,甚至语音控制等操作。
此外,在全新 RR mason 9.0 算法中,一个重要升级是支持 3D 地图。它在 2D 地图基础上进行拉高渲染,为用户提供更直观的视觉体验。石头扫地机的 3D 地图可以渲染在 App 首页,在扫地机工作中可以展示实时位置,建图时模型实时刷新,一切看起来都更加直观,当然也更加酷炫。
作为石头扫拖机器人目前最好的产品之一,G10S 展现了扫拖机器人在极致堆料下所能达到的令人惊艳的产品素质。当然,这种堆料并非盲目,而是基于充分的消费者需求进行的,且有明确的产品目标,即让石头扫拖机器人在扫地、拖地的整个流程上实现彻底的独立工作,不需要用户手动干预。
于是我们看到,在扫地-拖地-集尘-洗拖布-换水-晾干拖布-下次扫地的完整流程上,石头自清洁扫拖机器人 G10S 在每一个环节都可以独立完成工作,并且完成得很好。什么是扫地机器人最好的用户体验?其实很简单,就是全程不需要人插手,而 G10S 集石头多年的产品经验和技术创新于一体,真正做到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