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人形机器人行业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关注。央视《对话》栏目邀请了启明创投主管合伙人周志峰以及多位来自企业和学术界的专家,共同探讨人形机器人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嘉宾们围绕机器人的最佳形态、应用场景及其与其他热门领域的区别等话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启明创投主管合伙人周志峰分享了他的看法:
01 当人形机器人发展成熟时,将无缝融入人类生活
央视《对话》:有人认为今年是人形机器人商业化的开端,您怎么看?
周志峰:我们早在2015年就投资了第一家人形机器人公司。近十年来,每隔两三年就会有新的公司成立。然而,最近一年内,我们接触到的中国人形机器人初创公司超过30家,几乎每周都有新的公司出现。如此密集的创业浪潮让我对这个行业充满信心。
央视《对话》:人形机器人是否是机器人的最佳形态?
周志峰:机器人这个词起源于1920年的科幻小说,后来的许多文艺作品都将机器人拟人化,这是因为人类天生倾向于亲近与自己类似的形态。此外,现有的物理环境,如建筑结构、地形等都是为人类设计的。例如,双足机器人更能适应这种环境。因此,我认为人形机器人将是最终的理想形态。
央视《对话》:您最希望机器人在哪些场景中发挥作用?
周志峰:我最期待的是陪伴场景。人形机器人能够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就像朋友一样。例如,当我在观看球赛时,人形机器人可以与我互动,增强体验。对于我的父母来说,陪伴是最需要的功能,机器人可以帮助他们打发时间,聊聊天,缓解孤独感。
02 研发出真正满足需求的产品需要实现技术与产品的匹配
央视《对话》:您在投资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您觉得人形机器人与其他热门领域,如医疗、互联网、新能源汽车等,有何不同?
周志峰:人形机器人面临的挑战更大,尤其是在0到1阶段。其他领域,如消费品和互联网,往往是在已有技术基础上进行组合创新。但人形机器人则需要解决技术与产品的匹配问题。这不仅需要新技术的支持,还需要应对快速变化的技术环境,从而开发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这是一项全新的挑战。
提问:几年前,Alpha Go击败了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那么,未来的机器人能否超越梅西或博尔特?
周志峰:Alpha Go的成功是在虚拟环境中实现的,而足球比赛则是在物理世界中进行的,涉及复杂的交互和不确定性。即使单个机器人可能在某些方面表现出色,但在团队协作和应对复杂环境方面,仍存在巨大的挑战。因此,短期内机器人超越人类顶级运动员的可能性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