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表再添竞争者,可穿戴市场终究怎样?
作者头像
  • 张娜
  • 2020-11-29 15:48:01 0

79元的小米手环引爆市场

2014年,小米推出了一款79元的智能手环,尽管当时其他品牌的智能手环价格普遍较高,但这款手环凭借其低廉的价格迅速占领了市场。这款手环没有屏幕显示,只有指示灯,但可以通过手机查看用户的运动量和睡眠质量等数据。尽管功能简单,但它在市场上取得了巨大成功。

随后,智能穿戴市场的竞争变得异常激烈。Fitbit这类领先企业的市场份额逐渐下滑,而小米凭借其与手机的互通性和亲民的价格,迅速扩大了市场份额。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手机制造商和国内厂商也开始涉足智能穿戴市场,形成了激烈的竞争态势。数据显示,虽然知名品牌占据了一部分市场,但还有很多小型厂商也在积极发展,市场空间仍然很大。

异军突起的华为

目前,手环和手表是智能穿戴设备中最成熟的品类。华为在手机市场上取得领先地位后,开始构建自己的生态系统,旗下的荣耀品牌也早早进入了手环市场。然而,华为主要发力于智能手表和真无线蓝牙耳机领域,这两个领域也是苹果生态链上的成功环节。

今年第二季度,华为的可穿戴设备在国内市场份额已超过小米,达到29.2%。这主要得益于其智能运动手表GT2和真无线耳机Freebuds 3的强劲表现。尽管华为面临一些挑战,但预计其市场表现仍将保持良好。

智能穿戴市场走势

除了手机厂商,国内其他厂商也在积极布局智能穿戴市场。例如,步步高凭借其在教育领域的深厚基础,推出了小天才智能手表,市场表现同样出色。而OPPO和vivo两大手机品牌在智能穿戴设备上的投入也刚刚起步,未来有望引发市场大幅增长。

此外,华米科技、乐心科技和360等公司也在智能穿戴设备领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最近,红米发布了一款269元的智能手表,具备屏幕显示、心率检测、运动监测和NFC等多项功能,这将对小型厂商造成较大冲击,预计市场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

结语

总体来看,智能穿戴市场虽然竞争激烈,但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消费者现在有更多的选择,不再局限于少数品牌。然而,市场的不规范现象依然存在,需要进一步完善。无论如何,智能穿戴设备的未来前景依然十分光明。

本文由布卡数码原创,欢迎关注。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张娜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竞争者穿戴手表终究怎样智能市场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