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草缸常见藻类的图片、诱因及防治方法(一)(仅供参考)
作者头像
  • 大话区块
  • 2022-05-23 21:55:44 4

绒毛藻

绒毛藻(Fuzz algae)是一种鞘藻属(Oedogonium)的丝状绿藻,常见于水草的老叶及缸壁上,具有较大的危害性。这种藻类长度通常在5-8毫米之间,有时也会自由漂浮。导致绒毛藻生长的主要原因包括水草缺乏必需元素,导致营养不良和生长缓慢;此外,水体富营养化和氨氮含量过高也是重要原因。

为了有效预防和治理绒毛藻,建议为水草提供充足的营养,特别是二氧化碳(CO2)。大和沼虾在这方面表现尤为出色,是理想的藻类清理生物。其他如黑壳虾、黑线飞狐、小精灵、大胡子异形以及黑玛丽鱼也能有效清理绒毛藻。此外,戊二醛也被证明有效,预防剂量为每天每200升水加5毫升2%浓度的戊二醛,治疗剂量则为每天每40升水加5毫升2%浓度的戊二醛。

发藻

发藻(Hair algae)属于水绵属(Spirogyra),通常附着于成长较慢的水草、底床或沉木上,呈灰绿色,质地滑腻,长度一般不超过4厘米。发藻的爆发主要由光照过强或时间过长以及水中营养过剩引起。

防治发藻的方法包括严格控制光照时间和强度,同时做好新加入水族缸的水草和鱼虾的消毒工作,例如使用高锰酸钾溶液、稀释的双氧水或漂白水。一旦发现发藻,应立即手动清理,使用筷子或牙刷将其卷除。一些鱼类如黑线飞狐、小猴飞狐、樱桃灯和一眉道人也能够有效清理发藻。黑壳虾和大和沼虾同样有效。戊二醛也可以用于防治,预防剂量为每天每200升水加5毫升2%浓度的戊二醛,治疗剂量为每天每40升水加5毫升2%浓度的戊二醛。

褐藻

褐藻(Brown algae),过去也被称为矽藻(Diatom)或硅藻,是水草缸中常见的藻类,多出现在设缸初期,呈灰褐色或黄褐色,容易擦掉,但有些较为坚固。褐藻的发生主要与光照不足、水中硅酸盐含量过高以及氨氮浓度过高有关。

防治褐藻的方法包括增强光照和过滤,加入小精灵和螺类也能有效控制其生长。如果光照强度达到或超过每升水1瓦,褐藻很难适应,可能会逐渐减少甚至消失。滤桶的流量建议每小时过滤整个水体5到10次,否则很难有效截留藻类及其孢子。通常在硝化系统建立完全后,褐藻会自动减少并最终消失。

绿斑点藻

绿斑点藻(Green spot algae, GSA)是一种直径约0.5毫米的绿色斑点状藻类,偏好较强光照,常附着于光线较强的水族缸玻璃面或生长缓慢的水草上。绿斑点藻的发生主要由硝酸盐和磷酸盐不平衡引起,特别是磷酸盐缺乏,以及光照过强和时间过长也是重要因素。

生物防治方法包括使用小精灵、大胡子异形、斑马螺和彩蛋螺。手动清除可以使用信用卡或刀片刮除。磷酸二氢钾也是一种有效的防治手段。根据使用德国 sera 磷酸测试工具的记录,当水族缸中的磷酸盐含量超过1 ppm时,绿斑点藻就不会再出现。具体使用方法如下:

  1. 每天每2升水加1毫克磷酸二氢钾,持续7天。
  2. 换水前彻底清洁缸壁,观察第二天是否有绿斑点藻再生。
  3. 如果连续一周没有再次爆发,说明当前剂量合适,可继续每天添加该剂量。若无效,则需加倍剂量再试7天。

绿水

绿水(Green water)是一种常见于整个水体的藻类,通常与水质浑浊混淆,早期可能呈现白色浑浊。绿水的发生主要由氨氮浓度过高(多由于种草拔草或翻缸搅动底床所致)、强光、不稳定的二氧化碳以及硝酸钾和磷酸浓度共同过高引起。

紫外线杀菌灯是防治绿水的有效手段,每1瓦紫外线灯处理10升水的标准(例如50升水的鱼缸使用5瓦紫外线灯,100升水使用9瓦或10瓦紫外线灯),连续使用3-5天,每天晚上开启6-10小时,一般都能根除。加强过滤和勤换水也有一定效果。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大话区块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防治方法藻类诱因水草仅供参考常见图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