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防是一种高效、快速降低虫口密度的方法,通过通用飞机喷洒农药实现。这种方法相较于其他常规手段具有显著的优势。
植保无人机飞防是指利用小型遥控无人机进行农药低空喷施,从而实现对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一种新型农业保护方式。
植保无人机适用于多种农作物,不仅体积小巧便于起降,而且能在各种复杂地形如丘陵、山地、坡地等进行作业。
传统方法每亩需喷施30-40公斤药液,而使用植保无人机只需约1升药液即可达到相同效果,大大节约了水资源和农药用量。
尽管植保无人机的作业效率不如大型飞机,但与传统人工操作相比,效率提高了10-15倍。
此外,专用药剂在雾滴沉降速度、附着力、抗挥发性及作物叶面吸收效率方面均优于传统农药,这也是植保无人机飞防的一大优势。
在我国,植保无人机飞防服务的发展前景广阔,这与土地政策密切相关。
首先,我国农村人口人均耕地较少且分散,不适合使用大型植保飞机,且需要建设专门的跑道等配套设施。相比之下,植保无人机更适合在各种地形上作业。
其次,我国土地类型多样,许多丘陵、山地和坡地被改造成了农田。传统的大规模农业机械在此类地形上难以施展,只有植保无人机能够适应这种环境。
目前,我国农业尚未完全实现机械化,生产效率较低,加上农村劳动力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年轻一代不愿从事农业工作。因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鼓励年轻人回乡务农,并逐步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支持有能力的企业和服务组织发展农业机械化。
近年来,植保无人机飞防服务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自2017年起,许多地方政府积极响应国家政策,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具备大规模作业能力的植保无人机飞防服务组织对农作物进行病虫害防治。实践证明,这种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未来,植保无人机飞防服务将以服务组织的形式继续存在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