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据成都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管委会透露,生态修复已成为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建设的首要任务。为了应对部分造林地人工造林难题,公园决定采用无人机飞播造林的新方法。
无人机飞播造林为何成为首选?据了解,龙泉山部分造林地块较为破碎且分散,地势陡峭,人工造林困难重重。借鉴近年来全国范围内的无人机飞播造林经验,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采用了这一技术。无人机飞播能够模拟自然飞播过程,落地成林,具备能耗低、作业区域精准、节约种子用量、操作简便、不受播区面积限制及作业安全性高等优点。
据统计,2019年无人机飞播面积达到了1200亩,涉及天府新区、高新区、龙泉驿区、青白江区和金堂县五个区(市)县。结合气候条件分析,具体飞播时间主要集中在3月中旬至4月中旬。截至目前,飞播任务已经全面完成。此外,在2018年的试播中,成功种植了乡土树种川柏、金合欢和刺槐。今年继续坚持播种乡土树种,选择了刺槐、金合欢、香樟、黄连木和乌桕等树种。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将继续深入推进增绿增景工程,注重植物多样性搭配,创新植树造林方式,改善现有森林资源状况。预计到2030年,森林覆盖率将提升至70.5%以上,实现龙泉山从“生态屏障”向“城市绿心”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