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烨与无人机
并不是所有会使用无人机的人,都能被称为无人机驾驶员。最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了13项新职业信息,无人机驾驶员也赫然在列。
无人机驾驶员究竟是做什么的?是否仅仅会操作无人机就可以称为无人机驾驶员?近日,记者专访了扬州最早从事无人机工农业应用的专业人士之一——刘烨。
第一架无人机自己组装
作为航模爱好者,刘烨早在2010年就开始接触无人机。“最初主要是航拍。”刘烨的第一架无人机是他自己组装的,大约在2010年左右。
大学毕业之后,刘烨进入扬州的一家企业工作,他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拍摄一个厂区建设的视频。“当时周围没有高楼,我爬到60米高的通信基站上拍摄。拍完后手抖得很厉害。”后来,在与圈内发烧友交流后,他第一次接触到了无人机。“我花两周时间组装了一台,虽然外观不够美观,但很实用。”刘烨说,从那时起他就爱上了无人机。
无人机不只是航拍
“最初是出于兴趣,真正从事这个行业是在2014年左右。”刘烨回忆道,他接到了第一个项目,即用无人机对国家电网的输电线路进行巡检。
“传统的人工巡检,通常需要8至10人一组,一天只能检查10座塔;而无人机巡检只需两人一组,一天能检查52座塔,大大提高了效率,同时也更安全。”刘烨表示,无人机拍摄的画面非常清晰,不仅效率显著提升,而且更加安全。
随后,刘烨发现无人机还有更多的用途,例如喷洒农药。一架无人机一天可以喷洒400亩地,而人力背着喷雾器一天最多只能喷洒10亩。“除了操作技能,无人机驾驶员还需要了解农药知识,比如喷洒除草剂时要避免药物漂移。此外,还要能够观察天气,根据风向等因素确定飞行高度,这对操作要求非常高。”
专业驾驶员前景广阔
从爱好者成长为专业的无人机操作员,刘烨一直在不断突破自我。如今,他已经是扬州市航空运动协会秘书长,并且创立了扬州青少年航模培训工作室。
刘烨透露,无人机的优点在于上手简单,几乎零门槛,“快的话,半天就能教会你如何操控”。但是,要真正掌握这项技能并不容易。飞行技术不过关,很容易导致“炸机”,“早期技术不成熟的时候,我最惨的一天炸了三台无人机”。
对于无人机驾驶员的职业前景,刘烨非常乐观。他认为,未来各行各业将需要大量的无人机驾驶员。“收入也非常可观。”刘烨认为,随着国家对无人机驾驶员职业的认可,这将成为无人机行业的新兴风口,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