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17级台风“利奇马”之后,至少8种无人机将大派用途
作者头像
  • 金融资讯
  • 2019-08-11 09:44:57 0

8月8日,气象部门将台风“利奇马”的预警提升至橙色,宁波、浙江、上海、安徽、山东等省份已经启动全面的防备措施和灾后快速应急救援准备工作。历史数据显示,台风过后往往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台风不仅破坏公共卫生服务和基础设施,还可能导致水资源污染和生态破坏,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迅速应对和补偿灾后损失对国家来说至关重要。

以下是10类无人机在灾后应急救援中的应用,呼吁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并积极采用无人机技术来辅助救援工作:

夜间应急救援照明

台风过后可能造成电力瘫痪,尤其是在夜间,这会严重影响救援效率。在这种情况下,夜间照明无人机显得尤为重要。它们能提供大面积、长时间且高亮度的照明。例如,极客桥系留系统可以在5分钟内完成设备部署,并通过地面控制系统设置飞行高度,实现无人机的自动悬停和跟随运动。

无人机灾后测绘

在遭遇台风等自然灾害后,灾区需要快速获取高分辨率的影像数据,以便进行灾情评估和救援行动。无人机可以迅速获取这些数据,例如2017年四川丹巴县的应急测绘分队,利用无人机在短短两小时内获取了5平方千米的高分辨率影像,为灾区的抢险救灾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无人机信号中继

台风等自然灾害可能会导致大面积的通信系统中断。无人机信号中继系统可以在第一时间恢复部分通信功能,使灾区的信息能够迅速传回指挥中心,为救援决策提供依据。2017年,四川移动在九寨沟景区使用无人机高空基站,迅速恢复了30多平方公里的移动通信信号,为灾区的救援行动提供了关键支持。

无人机搜救

台风过后,房屋倒塌等灾害可能导致人员被困。无人机可以搭载相关搜救设备,深入难以接近的区域收集信息,例如倒塌建筑物及其附近的风险区域。此外,无人机还可以搭载红外探测设备,快速扫描并定位失踪人员的位置。

无人机水质污染检测

台风通常伴随强降雨,引发洪水并导致严重水污染。无人机搭载的监测系统可以迅速采集周边几十甚至上百公里的水环境数据。这些数据可以用于水质检验,预防污染进一步扩散。无人机还可以进行河道巡检,发现污染情况,并通过高清图传将现场情况实时传回指挥中心,用于灾后污染治理。

无人机抛投

台风导致的洪水可能造成人员落水或被困。无人机可以携带救生圈和其他救援设备,进行精准抛投,为落水者争取更多救援时间。无人机还可以搭载喊话器、双光相机和抛投器,现场指挥和疏散人群,大幅提升应急救援能力。

无人机物流运输

台风过后,灾区可能需要大量应急救援物资,如帐篷、食物和医疗用品。无人机具备强大的载重能力,可用于灾区的快速物流运输。

无人机灾后定损

灾情发生后,保险公司会迅速启动应急机制,派遣人员前往灾区进行查勘、定损和理赔工作。无人机可以进行高空巡检,搭建房屋屋顶的数据平台,为保险公司提供高效的服务,降低成本,协助灾区恢复生产和降低损失。

尽管我们无法阻止自然灾害的发生,但可以通过科技手段提高应对能力和灾后处理效率。无人机在许多灾后救援场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金融资讯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利奇无人机台风用途至少之后预测马”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