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拔3504米的若尔盖草原上,极飞科技的技术人员谢平辉正手把手教导藏民王青泽朗操作无人机。无人机在空中播撒草籽,帮助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
“由于牧场退化严重,我们引进了新研发的无人机,帮助当地牧民提升环境治理效率。”谢平辉表示,他们将先进的无人机播撒技术从广东带到了四川阿坝。
近年来,若尔盖草原的生态环境恶化,沙漠化加剧。为此,极飞科技联合红原县政府组建了第一支藏民飞防队,利用无人机技术改善草原植被情况。这项举措不仅有助于恢复草原生态,还帮助牧民增加收入。
效率提升:无人机300亩 VS 一人20亩
“过去一个人一天最多播撒20亩草籽,使用无人机则可以达到每天300亩。”王青泽朗介绍道。他和其他三位农机手一起学习无人机操控技术,现在负责阿坝的无人机操作。
“相比人工操作,无人机播种更加精准且高效。”谢平辉补充道,过去藏民需要自己扛着重物爬山,现在无人机可以直接从山底飞到山顶,省时省力。
这套智能播撒系统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谢平辉表示,无人机每小时可以完成80余亩的播种作业,相当于50至60个人工的工作量。
从广州到阿坝:跨越千里传授无人机技术
蓝天白云下,藏民们正围着无人机学习。谢平辉详细讲解无人机的操作方法,极飞科技的无人机操作可以通过手机完成,只需设定好程序,无人机就能自动执行任务。
极飞智能播撒无人机能够利用AI处方图实现精准播种。这种技术不仅提高了播种效果,还降低了学习成本,使藏民更容易掌握。
新科技助力大草原生态修复与脱贫
在起伏的山峦间,牦牛在若尔盖草原上奔跑,绿意盎然。王青泽朗兴奋地说:“无人机正在改变牧区的生活,让我们充满希望,期待更多牧民早日脱贫致富。”
农业机械化管理司的范学民处长认为,科技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手段之一,它能够促进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极飞科技联合红原县政府成立的藏民飞防队,利用新技术改善草原植被状况,帮助牧民增收。如今,在川东南高原上,经常可以看到藏民们操作无人机的身影,乡村复兴的进程正在加快。
【编者按】
乡村复兴离不开人才的支持。当前,广东省正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一系列明确目标和具体措施。近日,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联合省农业农村厅发起“寻找广东新农人”活动,寻找那些善于运用新技术、新理念和新模式的新农人。通过专家评审和网友投票,第一批“广东新农人”已经选出。值此中国农民丰收节之际,我们特别推出“寻找广东新农人”系列报道,讲述他们的乡村振兴故事,传播广东乡村振兴的好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