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无人机 坠毁谁之过?消费者与销售公司对簿公堂
作者头像
  • 汇桔云
  • 2020-02-10 12:45:41 0

“啾——啪!”一架无人机突然从空中坠落。这次坠机究竟是因为操作不当引起的碰撞,还是无人机质量问题所致?因此,“飞手”小肖与无人机销售公司对簿公堂,寻求一个公正的裁决。一审和二审过后,最近终于有了判决结果。

无人机二次坠落

消费者状告商家

小肖是一名95后青年,也是一位无人机爱好者。2017年底,他在一家网络购物平台上购买了一架航拍无人机,并开始了他的“探险之旅”。然而,几天后无人机坠落了。小肖联系了大某公司的在线客服,并按照客服的指示将无人机寄回公司维修。公司检测后认为,无人机坠落的原因是硬件问题导致断电。

几天后,小肖再次联系公司客服,称无人机再次坠落。公司检测报告指出,根据数据分析,无人机是在上升过程中发生碰撞导致坠落的。小肖对此表示无法接受,他认为无人机并未发生碰撞,而是直接坠落。

双方协商无果后,小肖以无人机存在质量问题为由,将大某公司告上了法庭,要求退货退款并赔礼道歉。

坠落原因:人为碰撞还是产品质量?

在法庭上,大某公司提供了无人机内存中的照片。照片显示,无人机第二次坠落在一栋楼顶上,周围环境复杂,有密集的建筑、阁楼、竹竿和钢管等。此外,从无人机的数据分析来看,小肖的手机数据也显示无人机在坠落时XYZ加速度值发生了变化。

大某公司认为,这表明无人机在坠落时受到了外部力量的影响,即与障碍物发生了碰撞。大某公司还提供了相关检测报告、合格证、数据分析结果、免责声明和安全操作指南等证据,以证明无人机不存在质量问题。

小肖则要求对无人机的质量进行鉴定,但相关鉴定机构均表示无法进行鉴定。

两次事故原因不同

法院判决:驳回诉求

经过审理,荔湾区人民法院认定,第一次事故发生时,所有数据都中断了,而第二次事故则显示事故发生时仍有数据波动,因此可以判断两次事故的原因不同。

最终,无人机第二次坠落的原因是什么?根据用户手册的要求,无人机飞行环境应选择开阔且无高大建筑物的地方,并保持在视线范围内控制,远离障碍物、人群和水面等。小肖在楼顶飞行航拍,显然不符合这些条件。虽然他辩称没有收到相关的免责声明和安全操作指南,但作为一名无人机操作者,他应当提前了解这些操作指南。

此外,尽管双方的数据分析报告存在细微差异,但双方均确认,无人机在坠落时XYZ加速度值发生了变化。大某公司对这种变化进行了合理的解释。结合小肖的飞行环境和数据分析报告,可以推断出无人机与障碍物发生碰撞的可能性很高。

鉴于小肖未能提供充分证据证明其操作符合用户手册的要求,也没有证据证明无人机存在质量问题,法院判决驳回了他的诉讼请求。一审宣判后,小肖不服判决,提起上诉,但广州中院维持了原判。

法官提示:

荔湾区人民法院法官付瑾提醒,无人机是一种新兴事物,国内目前尚无统一的行业标准来规范其质量。因此,消费者在购买无人机时,应选择信誉良好、安全性能高的品牌和商家。一旦发现质量问题或安全隐患,应及时向商家提出换货或退货要求。

同时,作为无人机操作者,应全面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飞行的规定。例如,应自觉实行实名登记要求,了解无人机操作的风险,熟悉无人机的功能特点,严格遵守禁飞区域、高度和时间规定,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指南飞行。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汇桔云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无人机对簿公堂坠毁消费者销售公司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