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高速无人机的“火眼金睛”:穿透热障,令对手无所遁形
作者头像
  • 张俊
  • 2020-03-27 14:58:46 0

目前,高超音速飞行器已成为各国争相研究的前沿科技,主要用于战略侦察和打击任务,现有的防空系统难以拦截。国庆期间,一款国产新型高空高速无人侦察机首次亮相,引起了广泛关注,被国内外媒体称为“无侦-8”。然而,关于其具体性能,外界了解有限。

最近,网上流传一组无侦-8的想象图,展示了它由轰-6K机腹下悬挂的画面。该无人机先由载机带到万米高空释放,随后启动两台液体火箭发动机。据推测,它能达到四万米的高度和四至五马赫的速度。

众所周知,当飞行速度超过2.5马赫时,会遇到“热障”问题。著名的SR-71“黑鸟”侦察机可以以3马赫的速度在三万米高空长时间飞行,大量采用钛合金以应对高温;而米格-25则使用不锈钢来应对高温带来的变形。

“热障”是指飞行速度过快导致空气与机体摩擦产生的高温,使机体金属结构的强度下降。不仅仅是机体结构,光学窗口和玻璃也会因受热变形,进而影响光学侦察设备的成像精度。SR-71侦察机的相机设备可以在六分钟内拍摄约32万平方公里的照片。

SR-71只是三倍音速,而现在的高超音速无人侦察机速度更快,可达五倍音速或更高,对光学玻璃的耐热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过去,我国在这项技术领域还是空白,但在中科院等机构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取得了许多科研成果。

例如,2015年发表的研究表明,我国已经对高速飞行器光学窗口的气动热变形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并进行了实际飞行测试,结果完全符合使用要求。可以推断,这些新技术很可能伴随无侦-8投入使用。

耐热玻璃结构只是无侦-8众多高科技的一部分。高精度、高速度的光学遥感相机,快速压缩处理并加密,通过卫星和数据链实时传输,为己方的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等打击武器提供目标指示。这相当于给我国远程快速打击力量配备了一双“火眼金睛”。

未来,在高科技战争中,“发现目标”是最关键的一环。各种卫星、新型高速无人侦察机、大型无人预警机、无人远程潜航器等新型装备,将构建起一张严密的监控网络,监视航母编队和岛链基地的动态,使任何对手都无法隐藏。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张俊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热障无人机遁形火眼金睛穿透对手国产高速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