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无人机逐渐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每当看到它们在空中盘旋,总让人好奇这些小家伙一次充电能飞多久。
因此,我在网上购买了一台配备空中拍摄功能的无人机,并额外购买了一块电池。没想到这块容量为1100mAh的电池的价格几乎相当于无人机本身价格的四分之一!
我很好奇这款电池究竟有何特别之处。于是,我们打开了产品说明书,上面写着这块1100mAh的电池能让无人机连续飞行13分钟。然而,最简单的测试方法是将电池充满电,然后让无人机一直飞行,直到电量耗尽。但这显然过于粗暴且缺乏科学性。
我们决定设计一个更合理的测试方案:
第一步:利用N6705C直流电源分析仪捕捉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的电流波形。
第二步:将捕捉到的电流波形输入N6705C或N7900高功能电源系统,模拟无人机的实际功耗情况。
第三步:连接电池,实时监测电池的端电压和电量。当电压降至3.5V左右时,即可判定无法继续飞行。
为此,我准备了以下设备:
N6705C在负载模式下的最大吸收电流为8A,若超过此数值,则需使用N7951A,其最大吸收电流可达数十安培。
首先,我们将无人机的电池拆下,用N6705C模拟供电,并让无人机进行一次飞行。我们成功捕捉到了相应的电流波形。
我们使用14585A软件记录了所有电流变化。经过测量,发现无人机在起飞至降落的过程中耗电约125mAh,耗时43秒。这是否意味着它无法达到说明书上宣称的13分钟飞行时间?
接下来,我们将同样的电流波形用于吸收电池电量。由于电流超过了8A,我们启用了N7951A高功能电源系统的负载功能。
接线如图所示:
我们使用14585A软件对电流波形进行了编辑,去除了预备时间,并将其输入N7951A负载波形库中,以模拟无人机的起降过程。我们得到了如下结果:
观察波形:
红色波形代表吸收电流,它精确地模拟了无人机的起降过程。由于N7951A是电源设备,在启用负载功能后,吸收电流为负值。在红色波形的底部,最大吸收电流为10.8A,出现在飞行过程中。而在刚启动时,最大吸收电流为14A。
蓝色波形显示了电池的端电压,随着电流的变化,电池电压出现了显著波动。这是由电池内阻引起的,电流越大,电池端电压越低,完全符合工作原理。
通过测量,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这种测试方法的优势显而易见:
不仅适用于无人机,对于开发电池驱动的机器人、电动汽车、智能医疗设备乃至物联网产品,这种测试方法同样适用,只是需要根据具体功率需求调整设备。
请注意,本文内容基于网络信息整理,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相关机构进行确认。
如果您对飞行器感兴趣,欢迎关注、点赞、分享本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