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安徽省肥西县严店乡种植大户苏阳由于无法雇到人手喷洒农药,便联系了肥西县农机推广站。推广站立即通过网络帮助他联系了一家合作社。不到三个小时,合作社的无人机就完成了300亩小麦的植保作业。
在疫情防控期间,安徽农业部门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机、广播电视等手段,开展线上技术培训,协调农机出户,提供信息服务和发布,帮助企业复工复产。鼓励有条件的农机合作社利用高效植保机械的优势,配合防疫部门进行社区消毒工作,并利用无人机对辖区进行全面巡查,加强疫情防控宣传和监控。
亳州市的治海、盛农、嘉禾等36个服务组织利用轮式植保机和植保无人机为周边68个村居社区喷洒消毒液。同样,安庆市也利用轮式植保机和植保无人机为720个社区(村)喷洒消毒液。
据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农机管理处透露,安徽省春季农业生产计划投入各类农机具140万台,其中施肥播种机45万台套,机动植保机械46万台,植保无人机近4000台。疫情期间,无人机和高效植保机等农业机械在春耕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前,安徽各地正利用高效植保机械开展统防统治和耕整地、机插秧准备工作。据统计,目前安徽省在田小麦面积达4300万亩,苗情长势优于往年同期。全省投入春耕备耕工作的劳动力近300万人,农技人员超过1.2万人,已完成施肥1812.07万亩,除草1962.25万亩,清沟沥水1174.36万亩。
蒙城县作为安徽省重要的农业县,疫情期间组织技术人员录制田管技术视频和电视节目,并通过广播、电视、微信、电话等方式指导农民除草、防治病虫害、追肥、果蔬管理等。通过使用轮式植保机械和植保无人机提高田管效率和作业质量。
蒙城县种植业发展中心农技推广站站长孙建强介绍,蒙城县强化农技人员包保责任制,实行包村联户、一对一联系帮扶制度。协调相关部门发放农资及农产品车辆运输“通行证”,并通过电话询问、视频查看、农业物联网等手段进行“四情”监测,并及时上报监测信息。综合天气、苗情、土壤湿度和病虫草害情况,及时通过电话、微信或视频联系各方面专家进行科学研判。
此外,蒙城县还组织和动员本地蔬菜调入,并针对新发地市场实施“四减免”政策,即减免交易费、摊位费、卫生管理费和过磅费用。及时兑现规模蔬菜种植奖补政策。
蒙城县种植业发展中心主任高波表示,下一步,蒙城县将继续在确保疫情防控的同时,认真开展“四情”监测,及时上报监测信息,发布田管技术意见,充分发挥植保机械的主力军作用。通过电话、微信、短信、广播、电视、视频、物联网和现场指导等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大力开展春耕生产的指导和服务工作,实现疫情防控和春耕生产的双赢。(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