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无人机“飞云”能够长期在高空飞行,执行监控任务,这听起来似乎不可思议,但事实上它已经存在于我们头顶的天空中。不论昼夜,无论身处野外还是城市,“飞云”都能全天候监控地面上的每一个细节,为国家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未来,它还可能为全国各地提供Wi-Fi服务。依靠太阳能驱动,它几乎不需要额外的能量补给。
这款名为“飞云”的无人机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的杰作。它的设计十分先进,采用单机身、单机翼结构,翼展与波音777相当,重量却仅有1吨,几乎轻如鸿毛。其采用高端轻质材料制造,配备锂硫电池存储电力,白天利用光伏电池发电并为锂硫电池充电。晚上则由锂硫电池供电,支持无人机持续运作。此外,它还装备了高性能发动机,可在一定时间内持续飞行。
“飞云”太阳能无人机主要在“近太空”区域飞行,即距离海平面20至100公里的高度,这一空域包括平流层、中间层和低热层,商业航班无法到达。100公里是太空与大气层的分界线,因此“飞云”的工作高度低于卫星,但接近大气层边缘。由于该高度以上空气稀薄、气流稳定,一般防空导弹难以触及,非常适合执行侦察、监控和预警任务。“飞云”太阳能无人机服役后,将大幅提升解放军的监控和预警能力,对导弹实施精准引导和效果评估也起到重要作用。
“飞云”太阳能无人机不仅功能强大,用途广泛,还承载着国家的一个重要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全境Wi-Fi覆盖。通过搭载的通信传输设备,“飞云”无人机能够让任何偏远地区的人们接入互联网,从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它在军事上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可以实现各个作战单位之间的实时互联互通,从大型战舰、航母到单兵行动,甚至从最高指挥机关到前线指挥部,都能及时掌握战场动态。5G网络的实时传输技术,为快速反应和决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有助于实现各军种之间的紧密协作和高度系统化,逐步迈向智能化作战。
据资料显示,“飞云”太阳能无人机在2018年已成功进行了100多次飞行测试,2019年更是完成了多项试飞任务及量产前的定型试验,预计今年即可正式投产并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