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种养形式打破稻田产值天花板!惠州无人机播种亩产最高
作者头像
  • 罗瑄
  • 2020-07-05 12:13:45 0

7月2日,惠州市惠城区丝苗米现代农业产业园举行了水稻测产验收会,地点在海纳万卢平面种养基地。惠州市农业农村局组织了来自省农业科学院、市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和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的专家,对惠城区丝苗米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水稻基地进行了实地测产验收。

据了解,在机械插秧、精量穴直播和无人机直播三种种植模式下,无人机直播的亩产量最高。此外,稻渔共作、稻虾共作和稻鸭共作等立体种养模式也显著提升了稻田的产值。

在惠城区丝苗米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海纳万卢基地,三种种植方式的水稻长势良好,有效穗数充足,穗大粒多,结实率高,无明显病虫害。随后,在农业专家及媒体记者的见证下,工作人员使用收割机分别收获了三种种植方式的水稻。数据显示,机械插秧的亩产量为410.2公斤,精量穴直播的亩产量为419.0公斤,无人机直播的亩产量则达到了433.4公斤。

广东海纳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钟振芳介绍,今年公司在广东省内的水稻种植面积扩大至5万亩,主要采用无人机直播的方式。目前,公司水稻种植总面积达到40万亩,其中广东省内有20万亩,大部分基地都采用无人机直播方式。

广东海纳农业研究院研究员黄庆指出,传统水稻种植方式需要人工育秧和插秧,耗时费力,已不再适应当前农村劳动力短缺的情况。尽管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已经成熟并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但育秧环节仍需人工操作。相比之下,水稻直播栽培技术无需育秧和移栽,直接将种子播于大田中,更加高效便捷。

值得一提的是,该基地采用了稻田立体种养模式种植水稻,包括稻渔共作、稻虾共作和稻鸭共作等方式,显著提高了稻田的附加值。虽然在稻谷亩产量方面,稻渔共作模式并不突出,但在测产前,稻田鱼已全部捕捞完毕,亩产可达70余公斤。全年两季种养模式下,每亩稻田鱼可增收约7000元,经济效益显著。

惠州市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三级调研员、高级农艺师李雄兵表示,立体种养模式是实现稻田循环经济的关键,也是有机水稻种植的重要途径,更是绿色生态农业发展的方向。未来,该市将大力推广这种种植模式。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罗瑄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惠州无人机亩产种养稻田播种天花板产值平面打破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