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涛:痴迷无人机 护航电力梦
作者头像
  • 李思晟
  • 2020-08-14 10:53:35 2

何涛:用无人机改变电力巡检

1982年出生的何涛,目前担任国网重庆永川供电公司无人机巡检工程师。他以勤勉和创新精神,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了非凡的业绩,曾荣获“2020年重庆五一劳动奖章”。

从“包整烂”到无人机专家

何涛自幼好奇心强,喜欢拆解各种物品进行研究。起初是玩具,后来扩展到家中的各类电器,因此被家人戏称为“包整烂”。这一过程培养了他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008年,何涛开始热衷于遥控航空模型,2010年接触到无人机,从此一发不可收拾。2015年7月,永川供电公司引进了第一台四旋翼无人机,用于电力巡检。得知消息后,何涛兴奋不已,主动申请到一线班组从事无人机相关工作。尽管面对家人的不解和同事的质疑,他依然坚定地投身无人机巡检工作。

他带领两位没有经验的同事从零开始,将自己的经验和心得无私分享给他们,使他们在无人机领域迅速成长。他还牵头成立了永川公司无人机创新工作站,专注于无人机的创新应用,无偿提供自己购置的设备和零部件。

创新达人

2016年,何涛听说输电线路上的空飘物处理难度大且需停电操作,于是他开始琢磨解决方案。最终,他利用无人机搭载喷火装置,实现了带电清除异物的目标。经过一个月的努力,他成功制造出首台四旋翼喷火清障无人机,解决了这一难题。这台无人机在一年内成功清理了20多处线路异物,并帮助其他地区带电清除异物,消除了安全隐患。

虽然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何涛并未止步。他不断优化设计,制造出第二代六旋翼喷火无人机,提升了载重和续航能力。在后续的清障工作中,他发现风速对喷火装置的点火成功率有较大影响,于是进一步改进,发明了基于二次点火的第三代无人机喷火装置,显著提高了点火成功率。

同事们认为第三代清障装置已经足够成熟,但何涛认为仍有改进空间。2019年,他成功研发出第四代清障无人机,创新地配备了“矢量”喷嘴,使无人机能够在悬停状态下独立控制喷嘴的方向,进一步提高了清障效率。

何涛表示:“在创新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他的不懈努力和精益求精的精神,为新时代的工匠精神做出了生动的诠释。2019年4月,何涛被评为永川区“十大工匠”,同年10月又被重庆市总工会评为“巴渝工匠”。

多项成就

何涛的创新不仅限于无人机领域。2017年,他研发的10KV柱上开关遥控操作装置,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安全风险,获得了重庆市质量协会QC一等奖和国家电网公司QC三等奖。2018年,他研发的10KV开闭所小车开关遥控操作装置,同样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安全风险,获得重庆市电力公司QC二等奖。为了克服手持紫外成像仪拍摄角度受限的问题,他在2019年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题,成功将紫外设备与无人机系统无缝连接,使“机载紫外成像技术项目”获得全国无人机电力巡检“金巡奖”。

2019年2月22日,应重庆市公安局委托,何涛携带红外热成像无人机连夜前往武隆,协助警方在密林中追捕犯罪嫌疑人,获得了高度赞誉。

同年5月,何涛被永川区人民武装部特聘为无人机教练,参与“渝动·人防——2019城市人民防空演练”。他不仅训练了无人机民兵排,还创新自制了无人机网枪发射器和无人机阻拦网等反无人机装置,在演习中成功捕获和摧毁了携带“爆炸物”的非法无人机。

何涛用实际行动展示了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内涵,他的故事激励着无数人追求卓越和创新。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李思晟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何涛无人机护航痴迷电力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