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战斗机中,每一处设计都至关重要,无论是气动外形还是外部航电系统,每个细节都不可或缺。一款战机的气动设计至少需要考虑内外两个方面:对外要满足特定的作战需求,比如为了增强空中格斗性能,通常会采用鸭式布局;而为了提升低可侦测性,则会选择飞翼布局。对内而言,设计也需要与外部结构相匹配,例如为了获得更大的空气流量,进气道的设计也会相应调整,从而影响机身的整体形态。因此,气动外形设计对战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目前,各国的五代机中,中国的歼-20以其独特的气动设计脱颖而出,采用了鸭式布局以追求最大的升力和迎角,这使得歼-20在高空飞行时的表现更加出色,弥补了发动机性能上的不足。最近,中国成飞提出了一项创新专利,将传统的鸭式布局与飞翼布局结合在一起,应用于无人机技术中。
目前,在各国空军服役的飞翼布局战机中,美国的B-2是最成熟的一款。尽管B-2拥有出色的低可侦测性,但其操控性能一直受到质疑。相比之下,鸭式布局因其出色的操控性而备受认可。因此,中国的科研人员大胆设想将这两种设计结合起来,既能保证隐身性能和高升阻比,又能显著提升飞行操控性能。
从概念图中可以看出,这款无人机采用了大展弦比机翼设计,适合长时间的高空巡逻任务。未来,只需解决好发动机的问题,这款无人机有望超越美国的“全球鹰”无人侦察机。此外,该无人机的机身底部进气口采用了类似于DSI(无附面层隔道进气道)的设计,目前只有中美两国掌握了这一技术。
如果这款无人机得以实现,它将在无人机军事领域产生革命性的影响。整体来看,这款无人机的设计可以说是歼-20的延伸。若未来能够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其中,这款无人机将远超现有各国的无人机水平。然而,这只是基于成飞提交的一项专利设想,距离实际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过,这也表明了未来军队建设对于无人机技术发展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