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打掉7架了!中国“翼龙”无人机遭质疑,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作者头像
  • 沈新瑜
  • 2022-04-20 13:19:26 4

近期,阿联酋的一架翼龙2无人机再次被击落,累计被击落的数量已达到七架。许多人认为,翼龙2无人机表现不佳,导致频繁被击落,可能影响其在国际市场上的销售。同时,美国可能会利用这一事件大力宣传自家无人机,抢占市场份额。那么,翼龙2无人机被击落的问题是否真的像媒体报道的那样严重?中国为何如此重视无人机的研发?

翼龙2无人机由中航工业成都飞机研究所设计制造,属于察打一体型无人机。据现有资料显示,翼龙2无人机于2012年开始研发,并于2017年首次试飞成功。该机型不仅适用于民用领域,也可用于军事用途,并已大规模出口至其他国家。翼龙2的最大起飞重量约为4.2吨,最长续航时间可达20小时,这意味着它可以连续飞行近一天时间。尽管其他性能指标相对较低,但这符合无人机的一般标准。例如,翼龙2的最大飞行速度仅为370公里/小时,机翼下共有六个挂架,最多可挂载十二枚导弹或其他武器,最大外挂重量为480公斤。常用的武器包括反坦克导弹、对地攻击导弹和制导炸弹。

从飞行性能来看,翼龙2这类无人机甚至不如二战时期的螺旋桨飞机。例如,二战后期美国的主要战斗机P-51野马的最大起飞重量超过5吨,最大飞行速度达708公里/小时。现代主力喷气式战斗机的最大飞行速度甚至超过两倍音速,最大载弹量超过8吨。即使是轻型战斗机,如枭龙战斗机,其最大载弹量也达到4吨左右,相当于翼龙2的十倍。

因此,翼龙2无人机被击落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其性能平平。由于飞行速度较慢且尺寸较大,机动性较差,无论是防空导弹还是高射炮都能轻易将其击落。不过,这并非翼龙2无人机独有的问题,美国同类无人机也有类似缺陷。在现代战场,击落一架翼龙2无人机比击落一架二战时期的P-51野马更为容易。

另一个被击落的原因虽然不能算是主要原因,但体现了无人机设计上的权衡。无人机不需要飞行员直接驾驶,而是通过地面操作员遥控操控。即使无人机被击落,操作员也不会受到伤害,这被称为“可损耗性”。对于一个国家的空中力量而言,飞行员的价值极高,尤其是王牌飞行员,培养成本极高。美国在这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因其民间拥有大量直升机和固定翼飞机驾驶员,经过短期培训即可成为合格的战斗机驾驶员。但在其他国家,实现这一点较为困难,因为美国既拥有大量的飞机,又有庞大的人口基数,这是其软实力的一部分,难以超越。

然而,无人机的出现引发了新的变革。目前,无人机尚无法承担真正的空战或远程攻击任务,但它们能够凭借长时间滞空进行对地攻击。翼龙2无人机可以长时间悬停在敌方头顶,一旦发现目标即可发动攻击。然而,这种作战模式也使它们频繁遭遇敌方防空火力,因此被击落的可能性较高。

美国同类无人机因技术封锁等原因价格较高。例如,美国著名的MQ-9无人机在2020年被印度采购时,30架的总价高达30亿美元,平均单价达到惊人的1亿美元。相比之下,阿联酋购买的翼龙2无人机单价仅为200万美元,甚至包括一定数量的对地武器。虽然200万美元对普通人来说仍属高价,但与真正的喷气式战斗机相比,翼龙2的价格仅为后者价格的二十分之一左右,对于昂贵的战斗机来说甚至只有五十分之一。因此,可以说,翼龙2无人机将一架普通的多用途战斗机分成20份,损失七架无人机的经济损失仅相当于一架F-16或歼-10战斗机的一半不到。如果有人驾驶的战斗机受损一次,损失金额动辄数千万美元,再加上一名飞行员的生命。因此,对于这种可损耗的无人机来说,损失七架并不算什么大事。阿联酋完全可以进一步降低成本,通过购买生产线和国产化的方式,使其无人机的成本更低。200万美元一架的无人机对阿联酋来说就像玩玩具一样。

对于工业生产能力较强且经济实力雄厚的国家而言,批量生产无人机更具经济效益。随着技术进步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无人机不仅造价低廉,性能也更强,成为军事领域的一种实际弯道超车方式。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沈新瑜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无人机中国质疑究竟哪里问题龙”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