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视影业28个月“上市”未果 去年票房未及预期
作者头像
  • 科技资讯
  • 2017-04-24 08:27:00 2532

编辑说明

【乐视影业,作为贾跃亭构想的互联网视频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扮演着提供影视内容、升级为IP运营公司的角色,与整个乐视生态协同运作。自2014年12月6日乐视网宣布计划在未来一年内转让乐视影业的控制权给乐视网,该公司的动态便吸引了市场的高度关注。然而,在2016年5月披露的并购方案之后,半年内重组计划宣告失败。】

新进展与调整

2017年4月17日,乐视网公告预计新的重组方案将与2016年年报一同发布。然而,4月20日年报公布日,重组预案并未出现,但公司披露先前98亿元的估值将下调。与此同时,中国影视市场在2016年经历了显著变化,票房增速放缓,IP市场的吸引力有所减弱。乐视影业当年以71.5%的增速领跑行业,但其投资的《盗墓笔记》、《长城》等大片并未达到预期目标。

融资与估值调整

2017年初,乐视影业迎来了新战略投资者嘉睿汇鑫,由融创中国董事长孙宏斌以160亿元的资金注入,其中10.5亿元用于受让乐视影业15%的股权,使其成为第二大股东。按照交易价格估算,乐视影业的估值约为70亿元,较2016年并购预案中的98亿元估值减少了约28.6%。这一估值调整反映了当前市场环境和乐视影业的实际情况。

行业背景与挑战

面对影视并购监管趋严、市场环境变化的双重挑战,乐视影业估值下调成为合理之举。孙宏斌的注入不仅缓解了乐视的资金压力,也为乐视影业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然而,市场对影视类企业的并购重组项目持谨慎态度,尤其是互联网金融、游戏、影视、VR行业的项目,监管层已表现出更为严格的审查态势。

“上市”与业绩压力

2017年对乐视影业而言,最重要的任务是推动其注入上市公司。这一举措旨在通过增厚业绩来提升公司估值,尤其是在面临2016年净利润下降的压力时。虽然注入计划已历时28个月,但对乐视网而言,此举对于填补利润缺口、提高股价至关重要。然而,实现预期的利润贡献并非易事,尤其是在当前市场环境下,监管政策的收紧和竞争加剧都构成了挑战。

票房与片单

2016年,乐视影业实现了71.5%的票房增速,成为行业增长最快的公司之一。其投资的《盗墓笔记》、《长城》等大片虽然取得了显著的票房成绩,但并未完全达到预期。进入2017年,乐视影业的片单仍未公布,市场对其未来表现充满期待。

明星与合作

乐视影业通过资本合作吸引了一大批明星加入,包括张艺谋、郭敬明等知名导演以及多位明星演员。这种合作机制旨在利用明星的影响力提升公司形象和项目吸引力。然而,随着市场的变化,明星效应的持续性及其对业绩的贡献受到质疑,特别是面对IP市场的挑战时。

结论

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和监管压力,乐视影业的重组之路充满了不确定性。从估值下调到注入计划的推进,每一个步骤都考验着公司的策略和执行能力。在追求增长的同时,乐视影业还需应对市场变化带来的挑战,寻求创新路径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url":"http://tech.163.com/17/0424/07/CIP71HPB00097U
责任编辑: : 科技资讯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影业未及未果票房预期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