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的公众对素质教育的关注日益增强。虽然中国STEM教育行业在过去几年取得了快速发展,但在普及率和渗透率方面仍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特别是在人工智能编程教育领域,存在渗透率低、普及率不足以及课程体系未完全形成系统化的问题。据数据显示,以全球主流少儿编程语言Scratch为例,其在美国的市场渗透率高达44.8%,相比之下,中国仅为0.96%,这表明人工智能在市场上的潜力巨大。
为推动STEM教育的创新发展,爱贝教育旗下的“爱贝迪STEM+”品牌宣布启动国际专家顾问团计划,并与英国知名AI公司Emotech合作。此次合作邀请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工智能主席John Shawe Taylor等顶尖专家,旨在提升和完善现有STEM课程的开发与研究,探索“大物理”教育在中国的创新路径。Emotech在2018年伦敦发展促进署“最受关注的伦敦智能公司”评选中排名第二,仅次于AlphaGo的研发团队DeepMind。
爱贝迪STEM+组建了一个由首席研发顾问和六位专家组成的顾问团队,成员均来自伦敦大学学院、伦敦帝国理工大学等世界级学府,他们在计算机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科学、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有着显著成就。首席研发顾问John Shawe Taylor教授是机器学习领域的权威人物,担任伦敦大学学院计算统计学机器学习中心负责人,对统计学习理论和机器学习算法研究有独到见解。他于201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任命为人工智能主席,致力于解决非洲贫困地区的人工智能技术教育问题,培养当地的技术人才。
爱贝迪STEM+事业部总经理梅松竹指出,国内STEM教育尚处于探索阶段,国际顾问团的加入不仅能够为爱贝迪STEM+提供权威且全面的课程指导,提升自主教研水平,还能从科研前沿的角度把握时代的需要和发展方向,构建面向孩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STEM教育体系。
爱贝迪STEM+专注于自主研发,结合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发展指南纲要》和美国《下一代科学教育标准》(NGSS),为中国3-18岁的学生提供差异化的本土化课程,旨在打造一套连贯的STEM教育体系。为实现STEM课程的系统性培养目标,爱贝迪STEM+引入国家专家团队,对课程体系进行二次研发和模式优化,引入科学的指导策略,发掘课程特色。
针对7-12岁年龄段的学生,爱贝迪STEM+推出了全新课程《BIG STEM》,侧重于“大物理”领域的教学,旨在深化学科间的融合,培养学生的全局系统思维。该课程围绕力、声、电、光、磁、能源、生命科学和智能硬件等8大科学主题,通过项目引导学习和实际操作,为学生在数学、物理、生物、电子电路和基础编程方面打下坚实基础,构建完整知识体系。
顾问团认为,STEM教育是一种跨学科整合型课程,其核心在于从项目出发,根据项目中遇到的问题和需求学习或应用相关知识,使学生零散的知识系统化。STEM教育倡导创新、整合与探索,鼓励学生在面对问题时独立思考、探索和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寻找自己的解决方案。
随着科技的快速进步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STEM教育的目标也在不断提高,如何培养具有科技素养和人文素养、具备科研创新应用能力的人才,已成为当前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面对新世界、新素养、新教育的要求,社会对STEM教育有了更高的期待。爱贝迪STEM+的国际专家顾问团队的加入,无疑将为品牌注入新的活力,助力其在STEM教育领域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