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于12月27日,在自家的元宇宙平台“希壤”上成功举办了Create 2021大会。此次大会上,百度回顾了过去11年间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成果,并隆重推出了数字人平台“百度智能云曦灵”,旨在为用户提供多元化的数字人生成及内容生产服务。
汇聚行业精英,探讨AI未来
大会吸引了来自不同领域的学者与从业者参与,共同探讨人工智能行业的应用前景与发展方向。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彦宏、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基普·索恩(Kip Stephen Thorne)等重量级嘉宾出席,分享了他们的独到见解。
李彦宏在大会上指出,智能交通将是未来10-40年内影响深远的重大变革。他强调,百度已为开发者构建了强大的“AI工具箱”,包括百度大脑、百度飞桨、百度知识增强大模型等,旨在赋能开发者。李彦宏还提到,百度飞桨平台已集聚了406万开发者,服务了超过15.7万家企事业单位,覆盖数十个行业,创造了47.6万个模型。
百度认为,智能交通应基于“聪明的车、智慧的路”的理念,融合人工智能、5G通信、云计算等技术,实现城市级别的信控实时优化,目标是减少90%的道路安全事故,并有效解决拥堵问题。
李彦宏认为,AI的感知和控制能力已在航天航空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通过AI处理从月球、火星回传的海量图片数据,极大地提升了数据分析的效率。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先生进一步指出,AI技术将逐渐渗透到航天领域,使操作过程更加便捷高效。
面对AI无限制应用带来的挑战,李彦宏强调了创造者的历史责任感,阐述了AI的伦理原则,确保AI的发展既能造福人类,又能遵循负责任、可持续的原则。
作为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基普·索恩分享了关于黑洞形成过程的深入见解,并展望了AI在物理学领域的未来应用前景。
百度CTO王海峰介绍了文心大模型,这是全球首个知识增强的千亿参数规模的模型,具备同时学习和理解多种语言的能力。此外,王海峰还宣布了数字人平台的推出,旨在提供多样化的数字人生成和内容生产服务。
英伟达全球副总裁暨亚太区总裁Ravmond Teh在会上分享了英伟达在加速计算领域的成就,以及其Omniverse平台在构建3D虚拟世界方面的应用,包括与500多家合作伙伴合作开发的Earth-2项目,旨在模拟和预测气候变化。
此次大会不仅展示了百度在AI领域的最新进展与应用,也探讨了AI在不同领域的广阔前景。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与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的增长,中国AI市场持续扩大,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超过4000亿元。百度及国内其他AI企业在这一赛道上的表现值得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