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厂?数字化转型?时间管理和数据管理一样重要!
作者头像
  • 打了个飞机
  • 2023-01-12 00:00:00 3090

智能工厂概念深入人心,人们常联想到沿着预定路径工作的机器人手臂、监控工厂的电脑屏幕和搬运原材料的无人车等。这些景象虽展现工厂的共通外观,但“智能”一词的内涵却各不相同。

“智能化”指的是事物借助计算机网络、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具备满足人类需求的能力。智能工厂的核心在于实现“智慧”的生产流程,其关键步骤是数字化转型,而推动这一进程的主要手段是数据应用。智能化追求的是让机器自主决策并执行任务,这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精髓,而非仅仅局限于生产流程的自动化。

举例来说,整合并高效利用ERP、MES、CMMS等各类系统中的数据,可以实现设备的预见性维护、预测性管理、产品追踪等功能,进而优化生产流程,提升工作效率。然而,现实中的制造业面临数字化转型的挑战,多数企业仍处于探索阶段,仅少数实现了场景级应用。据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的报告,中国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成功率约为20%,制造业的转型进度尤其落后于服务业,这主要归咎于高昂的转换成本和商业模式的复杂性。

面对“汽车螺母工厂”向智能工厂的转型,首要任务不应盲目模仿他人,而是要明确转型目标,选择与自身情况相匹配的路径。事实表明,成功的关键不在于减少人力,而在于改进工作方式,引入计算机系统管理交付、库存等环节,重点投资于自动化潜力最大的生产步骤。如此一来,员工得以专注于更具附加值的任务,而非繁重的体力劳动,生产效率得以提升。

数字化转型不仅影响就业结构,还能促进年轻人才的吸引与留存。据城镇就业统计数据,制造业30岁以下劳动力的比例从2015年的28.2%降至2019年的21.4%,但在此背景下,年轻员工的就业状况依然呈现积极趋势。智能工厂的建设仍在继续,企业正探索利用诸如机器学习等先进技术,加速生产过程的智能化。

智能工厂的转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涉及工作方式的根本变革。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应采取双轨战略,一方面注重数据分析,另一方面探索远程工作方式以提高生产效率。通过远程技术支持,可实现快速传授现场操作技能,减少会议时间,提高数据收集与分析的效率。采用远程工具不仅可以解决现场的不便和低效,还能在数据分析尚未完成前显著提升生产力。

智能工厂的成功不仅在于数据的整合与应用,更在于优化工作流程和员工时间管理。通过远程工具,企业可以实时监控设备运行数据和员工工作状态,识别并消除无效劳动,实现更高的生产效率。对于制造业企业而言,提前布局智能工厂,利用远程支持工具和双轨战略,将为提升竞争力和生产力提供宝贵机遇。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打了个飞机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时间管理数据管理数字化转型工厂一样重要智能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