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Harmony生态体系在不断发展中展现出强大活力,汇集了51家共建单位、逾5100名开发者,通过开源开发者成长计划,已培养了全球范围内200万生态开发者。商业应用层面,OpenHarmony正引领着多行业进步,至2023年2月14日,已拥有28个软件发行版、110款产品、100款开发板/模组,覆盖金融、教育、交通、家居、安防等多个领域。
2月25日,深圳举办的OpenHarmony技术峰会,集结了OpenHarmony社区、芯片、开发板、发行版、开发框架、游戏引擎、高校等领域的技术专家,共同探讨技术前沿与未来方向。分论坛“生态与互联”展现了OpenHarmony生态建设的最新成果与发展趋势。
图形优化与未来:黄然指出图形技术是操作系统核心,直接影响用户体验。OpenHarmony在应用、操作系统、驱动及GPU硬件层面上实现重大突破。他展示了OpenHarmony图形整体架构,强调了对三棵树的管理、动线管理以及“统一渲染框架”的重要性,预示图形技术的无限可能。
2D场景优化:赵晓光深入分析了OpenHarmony与安卓在图形栈架构的差异,阐述了OpenHarmony优化2D场景的方法,强调简化渲染流程,避免跨窗口调用,实现精细化控制的优势。
Cocos编辑器应用:邱国华介绍了Cocos编辑器,作为开发2D和3D游戏的强大工具,它整合了美术素材、预制件、游戏模板、SDK和服务,支持一键打包发布,便捷部署和应用商店上传。
Qt适配进展:蔡万苍分享了Qt在OpenHarmony上的适配挑战与解决方案,强调Qt的广泛应用及其对OpenHarmony生态的丰富作用,推动了OpenHarmony在多行业领域的推广。
智能交互展望:郑森文探讨了全场景生态下的用户交互趋势,聚焦无感交互、分布式交互、多模态感知交互等技术,结合OpenHarmony能力,描绘智能交互领域的未来蓝图。
机器人操作系统机遇:李远威从市场前景、技术路径角度审视OpenHarmony在机器人行业的潜力,指出OpenHarmony与机器人行业需求的高度契合性,强调了构建解决方案级机器人操作系统的重要性。
OpenHarmony兼容性设计:纪永分享了OpenHarmony兼容性设计和实践,强调了确保设备和业务应用符合开源兼容性测评标准的重要性,为系统生态兼容性提供保障。
驱动框架解析:赵文华和梁开祝详细讲解了OpenHarmony驱动框架原理与实践,展示了其在设备开发中的高效能力,为设备开发者提供了强大的工具。
AIDC行业探索:任涛介绍了优博讯在OpenHarmony领域的探索,包括RFID、图像识别等技术的应用,以及支付安全框架的集成,致力于构建行业技术标准体系。
分布式硬件创新:李刚揭示了OpenHarmony分布式硬件的关键技术,阐述了应用开发者如何利用超级终端中的全局硬件资源,创造全新的设备组合体验。
高校科研应用:陈曦介绍了OpenHarmony在高校科研中的应用实例,特别强调了电力计量物联网项目,展示了OpenHarmony在新工科教学和人才培养中的潜力。
技术峰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OpenHarmony技术能力的日益成熟,更为生态繁荣注入了强劲动力。展望未来,OpenHarmony期待更多合作伙伴的加入,共同构建万物智联的美好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