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场波动显著,三大主要指数和科创50板块均出现约2%的跌幅,超过4500家上市公司股价同步下挫。同时,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热情亦有所降温。
以科大讯飞为例,该企业在4月21日的交易中遭遇了9.24%的大幅下跌,当日成交量高达98.52亿元,换手率达到了7.48%。值得注意的是,当天的交易数据中显示,机构投资者净买入金额为26623.80万元。此外,国盛证券和广发证券两家机构新加入对科大讯飞2023年度业绩的预测,前者预计净利润为19.86亿元,给予买入评级;后者则预测净利润为18.08亿元,给出增持评级。
科大讯飞作为国内人工智能行业的领头羊,其股价走势历来备受市场关注。尽管面临起伏,但整体上仍展现出稳健的发展态势。自今年初以来,科大讯飞的股价从约32.83元/股起步,经历了波动后于4月初达到历史高点70.10元/股,随后有所回调。
在4月20日,科大讯飞公布了2022年的年度报告及2023年一季度业绩,并举行了业绩说明会。数据显示,2022年,公司实现营收188.2亿元,同比增长2.77%;净利润5.61亿元。然而,一季度的业绩表现略显逊色,营收为28.88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7.64%,净利润则出现了5789.53万元的亏损,由盈转亏。
对于一季度业绩下滑的原因,科大讯飞指出,这主要是受特殊的社会经济环境影响,导致项目进展、合同签署等环节出现延迟,进而影响了收入的实现。此外,春节假期期间项目的延迟也加剧了这一问题。尽管如此,科大讯飞依然保持了稳定的经营基本面,毛利同比增长25%,地基业务毛利占比提升至58%。
科大讯飞在公告中强调,正积极应对认知智能领域技术进步带来的机遇,已启动“1+N认知智能大模型专项攻关”,计划于5月6日正式发布讯飞星火大模型。该模型包括通用认知智能大模型算法研发及高效训练底座平台,以及多个专注于教育、医疗、人机交互或办公等特定领域的专业大模型版本。
执行总裁吴晓如表示,大模型不仅将推动生成式AI的应用,还将在更广泛层面重塑互联网乃至信息产业。他预计,未来两年内,所有应用程序都将基于大模型进行更新改造。
截至当前,已有22家机构发布研究报告,对科大讯飞2023年的目标价格给出了区间,最高预测为86.02元,最低为50.00元,平均目标价为67.23元。对于净利润的预测范围,最高为26.64亿元,最低为13.50亿元,均值为18.11亿元,同比增长预计为222.61%。其中,16家机构给出“买入”评级,2家给出“推荐”,2家给出“增持”,1家给出“强推”,1家给出“强烈推荐”。
以上信息反映了科大讯飞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持续投入与技术创新,以及市场对其未来发展潜力的普遍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