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首座虚拟电厂上线运行 “源网荷储”优化能源结构
作者头像
  • 科技资讯
  • 2023-09-16 13:56:39 3027

创新能源管理,虚拟电厂西部首秀

9月15日,成都高新区传来喜讯,其虚拟电厂项目正式上线运行,标志着西部地区首个虚拟电厂的诞生。该项目通过数字化工具,运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模型,革新能源管理方式,旨在实现能源结构优化与可持续发展。

智能集成,推动能源“数智化”升级

为响应国家和地方政府关于碳减排的号召,成都高新区自年初启动了虚拟电厂试点建设。这一创新系统,实际上是一个智慧能源管理平台,依托先进信息技术,整合分布式能源资源,如太阳能、储能设备、充电桩和可调节工业负载,实现高效协同优化。其核心优势在于资源聚合与整体调度能力,使“源荷互动”成为可能,显著提升了电力供应保障能力和节能降碳水平,加速清洁能源转型进程。

实战演练,验证虚拟电厂效能

为了测试虚拟电厂的实际应用效果,成都高新区发展建设指挥部与高新供电公司合作,进行了弹性负荷管理模拟演练。演练结果显示,在面临3兆瓦电力缺口时,7家企业通过自主申报,总计贡献2.1兆瓦的响应能力,实际响应量达到3.2兆瓦,所有企业响应率均达100%,成功填补了模拟的负荷缺口。截至目前,已有包括京东方、德州仪器、华为在内的147家重点企业加入虚拟电厂,累计弹性可调负荷约为54兆瓦。

全国首创弹性负荷管理办法

成都高新区在5月推出了全国首个基于电力负荷管理的《弹性负荷管理办法》,鼓励企业在有序用电前参与区域弹性负荷管理,通过减少用电负荷获得积分,此积分可用于换取有序用电豁免权,保障企业正常运营。近期,《成都高新区弹性负荷管理工作专班工作方案(试行)》的出台,进一步加强了政府与电网在负荷管理方面的协同作用。

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虚拟电厂蓄势待发

成都高新区正制定《光伏、储能、新能源项目建设补贴政策》,旨在吸引各类资本投资建设新能源设施,促进区域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预计到年底,将有约200家高新西区企业接入虚拟电厂,累计弹性可调负荷可达60至80兆瓦,有望填补大部分区域电力负荷缺口,增强企业生产用电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此举不仅助力能源管理的智能化升级,也为未来更多新能源资源接入虚拟电厂打下坚实基础。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科技资讯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源网部首电厂上线优化能源运行结构虚拟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