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储能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储能(以抽水蓄能为代表)、新型储能(电化学储能为主)以及氢储能等。其中,电化学储能凭借其不受自然条件限制、能量密度高、工作电压大、循环寿命长、充电速度快、放电功率高等优势,日益成为市场关注焦点,有效弥补了风能和太阳能的随机性和间歇性特点,显著提升了电力系统的灵活性与经济性。
致同咨询发布的《电化学储能行业洞察报告》揭示,电化学储能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市场空间。陈敬文,致同咨询TMT-信息技术行业领导合伙人及交易支持服务联席主管,指出在顶层设计层面,一系列支持政策的出台加速了储能产业的发展。我国在电化学储能领域具备显著优势,得益于动力电池产业的快速成长,这为电化学储能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产能和品牌基础。
近期,多家企业加大了在电化学储能领域的布局力度。宁德时代打造了首个以储能电池为主的“零碳工厂”,比亚迪启动全球研发中心及储能产业园建设,特斯拉则在中国落地了首个海外储能超级工厂。这些动作凸显了我国电化学储能厂商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特别是在技术、项目经验和市场份额方面,国内企业已处于领先地位,并在全球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陈敬文分析,我国电化学储能已形成完整产业链,从上游核心原材料到中游电池组、电池管理系统、储能变流器等核心部件,直至下游应用领域,均有全面布局。在国际舞台上,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作为全球领先的储能电池组供应商,2022年宁德时代储能电池全球市场份额达到43.4%。
展望未来,大容量储能(发电侧和电网侧)预计将继续成为电化学储能的主要应用领域。在分布式能源发展背景下,用户侧储能,特别是户用储能系统的需求预计将有所增长。技术路线方面,锂离子电池仍占据主导地位,但非锂离子储能及混合技术的应用将逐渐增多。
一体化发展趋势也是未来电化学储能领域的潜在趋势之一。上游锂电池企业可能加强储能设备全栈自研能力,直接触达下游客户,这将对传统系统集成商构成竞争压力。成本控制成为储能企业面临的关键挑战,涉及大规模资本投入和生产成本降低。行业首批进入者需面对资金压力和成本优化的双重考验,以确保竞争力。
综上所述,电化学储能作为可再生能源行业的核心技术,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未来将在技术创新、市场拓展与成本控制等方面持续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