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欧盟委员会提出了一项旨在加速电力网络建设和更新的行动方案。其核心目标在于提升欧盟电力系统的运营效率,尤其要适应日益增长的可再生能源份额,以应对能源转型带来的挑战。
根据预测,至2030年,欧盟电力需求预计将增长约60%。为了达到此前设定的减排目标——即到2030年将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从当前的22%提升至42.5%,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需从2022年的400吉瓦大幅增至1000吉瓦以上。鉴于欧盟40%的配电设施已运行超过40年,且预计2030年前跨境电力传输能力将翻番,预计总投资将高达5840亿欧元,以实现电网现代化。
相较于部分国家已建设的智能电网,欧盟电网在现代化程度上相对滞后。比利时为例,其家庭用电统计和费用缴纳仍沿用传统方式,导致电费争议频发。比利时电力公司主管费尔南德·格里菲指出,安装智能电表、升级电网系统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最佳途径。
荷兰气候与能源部长罗布·耶滕强调,荷兰各省份电网正接近满负荷,呼吁企业在高峰时段减少用电。为平衡供需,荷兰需升级电网,特别是在用电低谷时段存储更多电量以补足高峰时段的需求缺口。
展望未来,欧盟计划于2035年全面禁售非零碳排放汽车。然而,当前家庭电网容量限制了家用充电桩的安装,未来在停车场等公共区域增设快速充电站,也将对电网容量提出更高要求。
欧盟认为,大规模投资建设与现代化电力网络至关重要,尤其是扩展配电网络,以处理分布式产生的大量可再生能源。例如,居民利用屋顶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电力,能在满足自身需求后,将多余电力售出。欧盟预期,此投资将带来显著效益,包括降低能源成本与减少碳排放。
为了迅速筹集数万亿欧元的资金,欧盟计划尽快启动与投资者、信贷机构、金融机构、监管机构以及电网企业的紧密合作,以克服融资难题。这一系列举措旨在推动欧盟电网向智能、高效、可持续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