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科技骨骼和新材料产业共振 政企研金多方共商新材料两链自主可控“突围路”
作者头像
  • 蔡慧娟
  • 2024-03-11 00:00:00 3005

新材料产业自主可控进程加速: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

引言

在当前全球产业竞争格局下,新材料作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承载着推动“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施的重要使命。新材料产业的自主可控进程正逐步加快,这不仅关乎技术创新,更涉及到产业链的优化与升级。为探讨这一领域的最新进展与挑战,中共浙江省委统战部指导,致公党浙江省委会主办的2024年第2期之江同心·经济圆桌会议在万马创新园成功举办。此次会议汇聚了政府、企业、研究机构、金融界的智慧,共同聚焦于“科技创新引领新材料产业链自主可控,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旨在为国产新材料产业的繁荣蓄力。

新材料产业的核心价值与挑战

新材料产业被视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其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中占据核心地位。然而,实现产业链自主可控面临多重挑战,尤其是关键环节的突破与优化。例如,浙江万马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刘焕新的分享揭示了在高压绝缘材料领域的技术瓶颈,尤其是在高电压等级下的特殊应用场景中,国产材料的应用仍需克服技术难题。

政策与技术创新的双轮驱动

面对上述挑战,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杨黎明提出了针对性建议,主张通过鼓励重大工程项目优先使用国产材料制成的电缆,以及提升专用基料的生产能力,以加速国产新材料的市场验证与技术迭代。这一系列举措旨在通过政策引导与技术创新的双重驱动,加速新材料产业的自主可控进程。

产学研金协同创新

万马股份作为国内电缆产业链的领军企业,已具备完整的产业链布局与CNAS实验室支撑,自主研发的交联聚乙烯绝缘料成功应用于220kV电缆,并展现出500kV材料的技术与工艺能力。这一案例展示了产业上下游协同合作与创新驱动的实践效果。

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

致公党省委会常委朱艺涵强调了“顶天立地”的科研创新体系,即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上追求突破性创新,同时在应用研究与产业落地之间搭建桥梁,以解决实际产业需求。这一体系的构建对于新材料产业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金融与产业的深度互动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投资银行执行总经理向晓娟从金融视角出发,提出金融机构与产业机构应深化合作,共同推动新材料产业链的稳固与增强。通过加强信息共享与资源互补,金融资本可以更有效地向产业赋能,促进新材料产业的创新发展。

智能计算驱动的新材料研发

之江实验室材料计算研究中心的研究专家胡亚运指出,智能计算已成为新材料研发的关键工具。通过大数据驱动的神经网络模型,可以高效预测材料属性,加速新材料的研发进程,为产业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政策支持与创新生态建设

省经信厅总工程师李永伟强调了政策导向与创新生态建设在推动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他提出了一系列举措,包括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产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以及创新产品采购机制的完善,旨在构建更加开放、协作的产业创新生态。

结语:凝聚共识,推动高质量发展

中共浙江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王利月对此次圆桌会议的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强调新材料产业自主可控的紧迫性与挑战性。她呼吁各方进一步凝聚共识,共同突破“卡脖子”难题,加速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克,为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活力。作为省委统战部指导下各民主党派的品牌活动,之江同心·经济圆桌会议将继续汇聚各界智慧,推动高质量交流与建言献策,共同为新材料产业的繁荣与发展贡献力量。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蔡慧娟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新材料政企共商共振可控骨骼突围多方自主产业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