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要求到2025年智算中心液冷占比超过50%,液冷渗透提速在即
作者头像
  • 曾兆隆
  • 2024-03-26 00:00:00 3009

近期,上海地区联合了十多个相关部门,共同发布了一项名为《上海市智能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算力浦江”智算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5年)》的重要文件。此方案旨在于2025年实现上海智能算力规模达到30EFlops,占总算力的一半以上。

为了提升智能计算的绿色效能,该方案对新建智能计算中心的PUE值设定了严格限制,要求其降至1.25以下;同时,对于现有计算中心的改造目标则定为不超过1.4的PUE值。此外,方案还强调智能计算中心内应使用超过20%的绿色能源,并且液冷机柜的数量需占总机柜数的50%以上。

作为中国算力规模领先的城市之一,上海的这一举措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网宿科技子公司绿色云图的运营总监徐明微认为,方案中对液冷技术的部署比例要求,凸显了液冷技术在AI算力领域的关键地位,预示着液冷技术的普及速度将加快。

当前,AI大型模型的广泛应用正在驱动各行各业对智能算力的需求增长。据IDC预测,至2026年,中国的智能算力规模预计将攀升至1271.4EFLOPS,年复合增长率有望达到52.3%。

随着AI计算需求持续增加,CPU、GPU等计算芯片正向更高算力和集成度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功耗和热量的显著增加。传统风冷散热方式已难以满足主流AI服务器的散热需求,液冷技术因而成为智能计算的优选方案。

徐明微指出,即便在机柜上架率不变的情况下,服务器功率的提升已使单机柜功率大幅增长,接近风冷15 kW的散热极限。相比之下,液冷技术的热量带走能力是同体积空气的近3000倍,导热能力则是空气的25倍,能够轻松应对30kW以上的散热挑战。通过减少空调使用,液冷技术还能节省数据中心空间,提高单柜部署密度,优化数据中心单位面积的利用效率。

液冷技术不仅在散热效率上表现出色,还能节省能耗约30%,减少30%的碳排放,将PUE值从1.4降至1.1左右。以每台服务器100W的功耗为例,采用液冷技术后,总功耗可从140W降至99W,效率显著提升。

面对全球范围内大型AI模型竞争的加剧,各地智能计算领域展开了激烈的“军备竞赛”。意识到液冷技术的重要性,包括芯片制造商、服务器供应商、IDC企业、互联网公司、运营商以及政府在内的产业链各环节均加速了液冷技术的研发与应用部署。

去年,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共同发布《电信运营商液冷技术白皮书》,明确提出到2025年,超过50%的IDC将采用液冷技术,为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英伟达2024 GTC大会上,黄仁勋宣布了采用Grace Blackwell超级芯片GB200支持的服务器系统,该系统正是采用了液冷散热技术。黄仁勋强调,浸没式液冷技术将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引领散热市场的全面革新。

作为国内领先的液冷解决方案供应商,网宿科技旗下的绿色云图近年来不断优化液冷技术性能,以适应高算力散热需求,并在大型超级计算场景中成功实施液冷方案。同时,绿色云图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紧密合作,携手戴尔科技、英特尔等行业巨头,共同推动液冷技术的大规模应用。

徐明微表示,未来高算力的实现将依赖于液冷技术,随着AI时代的到来,服务器功率的提升将促使液冷技术成为主导力量,占据更大市场份额。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曾兆隆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提速上海在即渗透超过要求中心冷占比202550
    下一篇